鹿门寺
鹿门山上寺,突兀尽无尘。到此修行者,应非取次人。
鸟过惊石磬,日出碍金身。何计生烦恼,虚空是四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鹿门山上的寺庙高耸入云,仿佛与世隔绝。来到这里修行的僧人,一定不是普通人。
鸟儿飞过,惊醒了寺中的石磬;太阳升起,照耀着金光闪闪的佛像。在这里,如何产生烦恼呢?四周都是无尽的虚空,让人感觉心境宽广。
去完善
释义
《鹿门寺》裴说
1. 鹿门山: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境内的一座名山,鹿门寺便位于此山之上。
2. 突兀:形容高耸突出的样子。这里指鹿门山上寺的壮丽景色。
3. 无尘:指没有世俗尘埃沾染的地方,象征着清净脱俗的境界。
4. 取次:随便、草率的意思。这里指修行者的态度应该是认真严肃的。
5. 石磬:一种古代打击乐器,用石块制成,形状像碟子,敲击发出清脆的声音。
6. 金身:佛教中指佛祖或菩萨的塑像。这里比喻寺院中的佛像。
7. 何计:如何想办法解决。
8. 虚空:佛教用语,指空虚无物、无边无际的空间。在这里代表辽阔的内心世界,即四大皆空的思想境界。
9. 四邻:泛指周围的环境。这里指诗人以虚空作为心灵邻居的象征,表达了超脱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
去完善
赏析
《鹿门寺》是一首描绘山寺景色的诗。诗人裴说以其独特视角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寺景象。从“突兀尽无尘”一句可以看出,鹿门寺所处的环境十分清静,远离世俗纷扰。修行的僧人于此,表现出坚定的信仰和超凡脱俗的品性。“鸟过惊石磬,日出碍金身”两句描绘了寺庙中的生动场景,鸟儿飞翔,钟声回荡,旭日东升,金身佛像被阳光照耀。这两句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生动的笔触。尾联中,诗人思考如何消除烦恼,以超脱的心境看待万物。整首诗在写景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人生感悟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艺术品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鹿门寺》是唐代诗人裴说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鹿门寺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佛教的信仰。在这首诗中,裴说通过对鹿门寺周围的景色描绘,展现了唐代诗人在面对山水景观时的宁静心境和超脱态度。
创作背景方面:
首先,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诗歌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裴说作为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广为传颂。
其次,鹿门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刹。裴说曾在游览鹿门寺时创作了这首《鹿门寺》。
最后,在裴说生活的唐朝时期,佛教文化盛行,许多文人和士大夫都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裴说也不例外,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赞美和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