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刘禹锡

标题包含
送刘禹锡
十年憔悴武陵溪,鹤病深林玉在泥。 今日太行平似砥,九霄初倚入云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武陵溪:泛指美好之地。这里意指刘禹锡被贬谪的地方。 2. 鹤病深林:形容身体消瘦、生活困顿。这里比喻刘禹锡的处境。 3. 玉在泥:形容美好的事物陷入困境。这里借指刘禹锡虽然身处困境,但其才华依然闪光。 4. 今日太行平似砥:描述刘禹锡今天所处的地理位置。太行,山名,位于中国华北地区。砥,磨刀石,比喻平坦的土地。 5. 九霄:天空的最高处,这里象征朝廷或高位。 6. 入云梯:登上云端的天梯,比喻得到提拔的机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窦巩写给他的朋友刘禹锡的一首送别诗。首先,“十年憔悴武陵溪”一句,作者以武陵溪为喻,表达了刘禹锡十年的艰辛生活。这里的“武陵溪”指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武陵人误入桃花源的地方,寓意刘禹锡这十年一直在寻求理想的生活,但却未能如愿,显得疲惫憔悴。接着,“鹤病深林玉在泥”一句,作者将刘禹锡比喻为深林中的白鹤,虽然疾病缠身,但仍有如玉般的品质。这里,“鹤病”象征刘禹锡身体上的困苦,而“玉在泥”则象征着其高尚的品质并未被埋没。然后,“今日太行平似砥”一句,作者描述了刘禹锡即将前往的太行山,如同磨平的石头一样平坦,预示着他未来的道路将会顺畅无阻。最后,“九霄初倚入云梯”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刘禹锡未来能够大展宏图、步步高升的祝愿和期许。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抒发了对刘禹锡身世的感慨和对未来生活的祝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刘禹锡》是唐代诗人窦巩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这一年,唐朝经历了著名的永贞革新运动,以失败告终。这场运动的发起人是当时的新任皇帝唐顺宗李诵和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旨在改革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然而,由于保守势力的反对,以及顺宗的病情加重,革新仅持续了半年便宣告结束。 在此背景下,刘禹锡作为王叔文的亲信和得力助手,参与了整个革新过程。改革失败后,他被贬谪到远州,开始了漫长的流放生涯。而窦巩作为刘禹锡的好友,在送别刘禹锡时,写下了这首充满惜别之情的诗歌。 窦巩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景象和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传达了对于刘禹锡遭遇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的诗句生动形象,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唐代文人墨客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