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日东山正堂作

标题包含
春日东山正堂作
身闲赢得出,天气渐暄和。蜀马登山稳,南朝古寺多。 早花微弄色,新酒欲生波。从此唯行乐,闲愁奈我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建勋(872年-952年),字致尧,唐朝末年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在唐朝末年,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拥有闲暇时光,天气逐渐变得温暖和煦。驾驭着蜀地的骏马,稳稳地攀爬着山峦;沿途探访南朝时期的古寺遗迹众多。在早春时节,花儿含苞待放,流露出微微的颜色;新鲜的酒水泛起层层波澜。从此以后,我要尽情享乐,而那闲散的忧虑又能拿我怎样呢?
去完善
释义
1. 蜀马:四川地区的马。2. 南朝:指我国历史上的四个朝代,即宋齐梁陈。3. 暄和:暖和。4. 微弄色:轻微地呈现色彩。5. 生波:产生波浪,这里指酒在水中荡起的涟漪。6. 唯行乐:只去享受快乐。7. 闲愁:无端的忧愁。8. 奈我何:能把我怎么样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春日东山正堂作》是唐朝诗人李建勋的一首五言诗。全诗描绘了春天时节,诗人在东山的正堂所见的景象以及由此产生的愉悦之情。诗人以简洁的文字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闲愁的洒脱态度。 首联“身闲赢得出,天气渐暄和”,写出了诗人在闲暇时光里得以走出户外,感受着日渐温暖的天气。一个“赢”字,表达了诗人对于悠闲生活的珍视,也为整首诗奠定了轻松愉快的基调。 颔联“蜀马登山稳,南朝古寺多”,描述了诗人在山中漫步时所见到的景象:山路曲折而上,蜀地的马儿行走其上显得稳重而稳健;南朝的古寺星罗棋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这里通过对马的描绘,表现出山径的险峻,同时也传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颈联“早花微弄色,新酒欲生波”,则进一步展示了春天的美景:早开的鲜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展示着生命的活力;新酿的美酒在波浪般起伏的景象中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这两句诗将春天的生机与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从此唯行乐,闲愁奈我何”,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表达。面对如此美好的春光,诗人决定抛开一切烦恼,尽情享受当下的快乐。一个“唯”字,强调了他的决心;而“奈我何”则传达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东山正堂作》是唐代诗人李建勋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末五代时期,即公元907年至960年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政治混乱,战争频发。 在这个时期,李建勋的人生经历也颇为曲折。他原本是一个有抱负的士人,希望通过科举考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然而,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遭遇,他的愿望并没有得到实现。他曾担任过翰林院学士、尚书郎等官职,但因与权臣不和而被排挤,最终被迫辞官回乡。 在回到家乡后,李建勋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这首《春日东山正堂作》就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在这首诗中,李建勋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家乡风光的热爱。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无奈和悲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李建勋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保持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