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金谷园
火急召亲宾,欢游莫厌频。日长徒似岁,花过即非春。
晚雨来何定,东风自不匀。须知三个月,不是负芳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迅速召集亲朋好友,尽情游玩不要嫌多。白天漫长犹如整年,花儿凋谢便再无春天。傍晚的雨何时落下,东风吹拂却不均衡。要知道这短短的三月,绝不能辜负了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谷园: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部,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园林之一。
2. 火急:紧急,急忙。
3. 召:召集,邀请。
4. 亲宾:亲戚朋友。
5. 莫厌频:不要嫌频繁。
6. 日长:白天漫长。
7. 徒:白白地。
8. 岁:时间,时光。
9. 花过:花儿凋谢。
10. 即:就是。
11. 非春:不是春天。
12. 晚雨:傍晚的雨水。
13. 何定:为什么确定。
14. 东风:春风。
15. 不匀:不均匀。
16. 三个月:指春天三个月的美好时光。
17. 负:辜负。
18. 芳晨:美好的早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春天的金谷园景象和人们在此欢聚的场景。首句“火急召亲宾”表达了诗人热情洋溢地邀请亲朋好友共享欢乐时光的意愿,凸显了春天的美好时光应该与亲友们共度的重要性。接下来的诗句“欢游莫厌频”强调了尽情享受春天之美的重要性,不必拘泥于形式,尽情游乐。
在描述春天的景色时,作者以极富哲理的方式呈现了时间的流逝:“日长徒似岁,花过即非春。”时间虽然缓慢悠长,但却在花开花落间悄然逝去,象征了春天的短暂和无法挽留。这句诗既表现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视,也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
接下两句“晚雨来何定,东风自不匀”描绘了春天的天气特征,春风拂面,春雨连绵,意境优美,同时也传达了自然界的规律难以捉摸。这使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最后,诗人在“须知三个月,不是负芳晨”中表达了春光转瞬即逝,提醒我们要把握住每个美好的时刻,勿让美好春光成为遗憾。整首诗不仅赞美了春天的美丽和短暂的年华,还传达了人类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金谷园》是晚唐著名诗人李建勋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856年左右,此时唐朝已步入衰落阶段,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
在诗人生平方面,李建勋曾官至尚书右仆射,但因直言进谏而遭到贬谪,后又起用为宣州观察使。晚年因政治失意而归隐山林,过着半隐居的生活。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金谷园昔日繁华的追忆。
时代背景方面,金谷园位于洛阳西北,是西晋时期石崇的别墅。石崇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曾担任荆州刺史、卫尉等职。他富可敌国,金谷园曾是他的私人庄园,园内楼阁林立,花木繁茂,珍禽异兽无数。然而随着西晋灭亡,金谷园也逐渐荒废,成为历史的陈迹。这首诗以金谷园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叹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