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寿上人

标题包含
赠寿上人
觅诸方偈眼能乖,不把炊巾乱展开。 知得一峰天下秀,元从西竺国飞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智朋,法号宗泐,字季潭,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他出生于浙江台州黄岩县(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俗姓陈,名嗣宗。 释智朋在幼年时便出家为僧,后来拜见径山寺的虚堂智愚禅师为师,学习禅宗佛法。他在佛...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赠:这里指写诗相赠。 2. 寿上人:人名,是诗人要赠诗的对象,上人是对僧人的尊称。 3. 诸方:佛教术语,泛指各方或各地。 4. 偈:又称“颂”,是佛经中的一类文体,以四句为一颂。这里可以理解为佛家箴言或道理。 5. 眼能乖:意思是指具有独特的见解和视角。眼,指眼光、眼界;乖,违背常规、与众不同。 6. 不把炊巾乱展开:不随便宣扬那些无用的东西。炊巾,指做饭时用来擦拭灶台的抹布,这里比喻无关紧要的东西。 7. 得一峰:即南岳衡山最高峰祝融峰,此处代指南岳衡山。 8. 西竺国:古代对印度的称呼,这里是比喻寿上人的佛法高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僧释智朋所作,以赠寿上人为题,表达了他对寿上人超凡脱俗、高洁品质的赞赏。 首先,诗中“觅诸方偈眼能乖”一句,意为寿上人在寻觅诸法时,目光犀利,能够识破迷津,展现出其智慧超群的特点。而“不把炊巾乱展开”则表现了寿上人对待生活态度的谨慎,他不会轻易地随意抛洒才华,体现出其淡泊名利、沉稳内敛的品质。 其次,诗中“知得一峰天下秀”一句,形象地描绘出寿上人的才学与德行如同山峰一样高峻秀丽,不仅表现出他的学识渊博,也传达出他的品行高尚。而“元从西竺国飞来”则意味着这种才学和品德源自于佛教圣地,寓含了诗人对其信仰的敬重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寿上人独特视角的描述,展示了他在修行中的敏锐洞察力和严谨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佛学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从而体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和赞誉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寿上人》是南宋诗人释智朋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的时期。金国对宋的战争频繁,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宋朝内部,权臣当道,皇帝昏庸无能,使得国家政治腐化堕落。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选择了归隐山林,寻求心灵的慰藉。释智朋作为一位出家僧人,也在此时选择离开红尘,投身佛门,追求心灵的宁静。 释智朋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寿上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他以寿上人为榜样,希望自己也能像他那样超越世俗的纷争,追求精神的升华。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关切和对人民的同情。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这首诗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