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山水入潮江方岩索赋
湍雪投江只得浑,观澜未了复消魂。
不知从此随流去,清白何时得反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雪花飘落到江水里就变得浑浊,欣赏波涛起伏的美景也让人销魂。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随着江水流逝,恢复原来的洁白。
去完善
释义
1. 湍雪:指湍急的水流。
2. 投江:投入江河。
3. 只得:只得到。
4. 浑:浑浊。
5. 观澜:观看水波。
6. 消魂:极度悲伤。
7. 从此:从这里开始。
8. 随流去:随着水流漂走。
9. 清白:清洁透明。
10. 反元:返回原始状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山水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首句“湍雪投江只得浑”形象地描述了雨水注入江河的景象,使得江水变得浑浊。次句“观澜未了复消魂”表达了诗人观察水流时的心情,既被其壮观景色所吸引,又为其流逝感到惋惜。接下来两句“不知从此随流去,清白何时得反元”则表达出诗人的感慨,他忧虑流水是否还能回归清澈的状态,流露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整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思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独到理解和对生活的哲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雨后山水入潮江方岩索赋》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徽宗年间(公元1100-1126年)。
在这个时期,释居简身为一名僧人,历经了佛教的兴衰更替。他在佛教寺庙中潜心修行,对佛学有深厚的造诣。这一时期的佛教文化受到了朝廷的扶持,寺院林立,僧众繁盛,禅宗南派以雪峰寺为代表,成为禅宗的重要发源地。此外,释居简还结交了一些文人墨客,与他们相互交流诗歌创作的技巧和心得。
这个时代的背景知识主要体现在文学、宗教和政治方面。文学上,宋代诗歌逐渐走向繁荣,词的兴起使得诗歌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宗教上,佛教、道教等多元宗教共同发展和繁荣,对于民众的思想和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上,宋朝政权较为稳定,虽然面临北方金国的威胁,但内部政治相对清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