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秋日词
晚禾未割云样黄,荞麦花开雪能白。
田家秋日胜春时,原隰高低分景色。
寒栗挂篱实累累,角田已收枯豆萁。
芋魁切玉和作糜,香过邻墙滑流匙。
牧童牧童罢吹笛,领牛山下急归吃。
菜本未移麦未种,尔与耕牛闲未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待收割的晚稻犹如云朵般金黄,荞麦花盛开如同雪花般洁白。
乡村的秋天比春天还要美好,平原与湿地高低错落,景色各异。
寒冷的天气里,果实挂在篱笆上,颗颗丰满;田野里的豆子已经收割完毕,豆茎枯萎。
切好的芋头像玉石一般,掺和在饭中,香气四溢,连隔壁的墙壁都能闻到。
放牧的孩子们结束了吹笛活动,赶着牛儿从山下来,急着回家吃饭。
菜园里的蔬菜还没有移栽,麦子也没有播种,你和你的耕牛都有闲暇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晚禾:农作物名,一般指晚稻或晚熟的禾本科作物。
2. 云样黄:形容稻谷成熟的金黄色。
3. 荞麦花:荞麦的花朵,颜色纯白如雪。
4. 原隰:高原和平地的合称。
5. 寒栗:寒天的栗子,比喻果实成熟。
6. 角田:庄稼地的一种,其形状为三角形的田地。
7. 芋魁:芋头叶。
8. 和作糜:和作同“和粥”,煮芋魁时加入切碎的芋头叶制成。
9. 滑流匙:用汤匙舀粥时的顺滑感觉。
10. 牧童:放牧的孩童。
11. 吹笛:吹奏竹笛。
12. 领牛:带领牛群。
13. 菜本:蔬菜的根部。
14. 麦未种:麦子还未播种。
15. 尔:人称代词,你。
去完善
赏析
《田家秋日词》是一首描绘田园秋色的优美诗篇。许及之以生动的意象、丰富的色彩,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风光图,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的首联“晚禾未割云样黄,荞麦花开雪能白”,通过对比色彩的运用,展示了秋天丰收的景象。金黄的稻谷尚未收割,如同云朵一般点缀在田野间;白色的荞麦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如同一片雪地般洁白无瑕。这两句诗句不仅渲染了秋天的氛围,也为整首诗奠定了明亮的基调。
颔联“田家秋日胜春时,原隰高低分景色”,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美好。田野间的秋色层次分明,既有收获的喜悦,又有大自然的生机。在这句诗句中,诗人通过对原野和低地的描绘,展现了田园风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颈联“寒栗挂篱实累累,角田已收枯豆萁。芋魁切玉和作糜,香过邻墙滑流匙”,描绘了农家的丰收场景。累累硕果挂在篱笆上,预示着丰收的喜悦;已经收割完的角田里,豆秸依旧苍翠。诗人在此展现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表达了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芋魁和糜子饭的香气,表达了农家生活的简朴和温馨。
尾联“牧童牧童罢吹笛,领牛山下急归吃。菜本未移麦未种,尔与耕牛闲未得”,描绘了农忙时节牧童与耕牛的繁忙景象。牧童吹完笛子,立刻牵着牛下山去吃草;菜园里的菜还没有移栽,麦田也还未播种。在这里,诗人通过对牧童和耕牛的描绘,表现出了农民在农忙季节的忙碌状态,同时也传达了农耕文化的精神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田家秋日词》是南宋诗人许及之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农家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和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许及之正处于南宋中期,当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社会矛盾尖锐。许及之作为一位关心民生、关注国家命运的诗人,他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亲身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和勤劳。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诗,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许及之生活的时代,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此时,宋朝虽已建立,但北方领土被金国占领,政权不稳,民不聊生。许及之作为一名官员,他在任职期间一直致力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为国家繁荣稳定做出了贡献。在他的诗歌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