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性上人
锦官与子别,六听秋城砧。
坐缠儿女爱,梦绕薝葡林。
子归能几日,又起江湖心。
江湖多幽寺,老衲天机深。
一言当有契,超诸去来今。
孤舟出寒渚,停云结层阴。
滞留嗟我老,何以开愁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分别时你身处锦江之官,秋意阵阵之中听闻远方的捣衣之声。总是儿女情长让人缠绵悱恻,梦中牵挂着佛殿外的白檀树影。再重逢的日子近在眼前,你即将再次扬帆起航闯荡江湖。江湖广阔无边,隐匿了许多宁静的古刹,那些岁月沉淀的老和尚往往洞悉了生活的真理。他们的智慧直达内心的真谛,超越时间的长河。而孤独的小船从寒冷的江边出发,天上的云朵汇聚成了厚重的阴影。想当年我也曾风华正茂,现如今却独自垂泪,感叹年华老去,这如何打开我心中的郁结?
去完善
释义
1. 锦官:古成都的别称。
2. 六听:犹言六月。
3. 秋城砧:秋天的成都城。砧,捣衣石。
4. 儿女爱:指世俗的感情。
5. 薝葡林:佛教圣地。
6. 老衲:对僧人的敬称。这里指性上人。
7. 天机深:指高僧具有高深的悟性和智慧。
8. 当有契:应当有所领悟。
9. 去来今:过去、未来和现在。
10. 孤舟出寒渚:孤舟离开寒冷的水洲。
11. 层阴:浓重的云彩。
12. 何以开愁襟:用什么来排解心中的忧愁。
去完善
赏析
王灼的这首《送性上人》表达了他与友人在告别时的复杂情感。首联描绘了成都秋城的离别场景,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颔联用“坐缠”和“梦绕”两个词语揭示了离别前细密的心绪,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颈联则通过询问友人离别的日期,流露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而尾联则转而对江湖中的幽寺和老衲进行描绘,表现了作者的隐逸之心和对禅意的向往。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在送别友人的别离之情,以及对江湖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性上人》是宋代诗人王灼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靖康之难、南宋建立等。这些事件对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位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文人,王灼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些历史事件的影响。
在个人层面,王灼的人生经历较为坎坷。他曾担任官职,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在家乡,他专注于文学和学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他的后半生却经历了战乱和贫困,生活颇为艰难。
这首《送性上人》便是王灼在他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创作的。在这一时期,他可能遇到了性上人这位僧人朋友,两人在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后,性上人要离开去寻求更高的佛法修行。为此,王灼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送别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佛法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