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卜算子(赴春陵和向伯元送行词)

标题包含
卜算子(赴春陵和向伯元送行词)
云敛峭寒轻,雨涨春波渺。旅枕无堪梦易惊,啼_声催晓。 尚忆故园花,红紫为容好。世路崎岖长短亭,来往何时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师侠,字介之,号坦庵,南宋文人。他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卒于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享年约106岁。 赵师侠出身书香门第,其父赵不愚为进士出身,曾任朝官。赵师侠自幼聪颖过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乌云逐渐消散,带来一丝轻盈的寒意,春雨使湖面上涨,显得浩渺无边。在外奔波,睡梦中却容易惊醒,听那阵阵杜鹃啼叫声,似乎在催促天明。 还不禁想起故乡的花朵,它们红的、紫的,姿态万千,分外美好。然而人生之路曲折漫长,不知要过多少个驿站才能走到尽头。
去完善
释义
1. "云敛":指天空中的云朵聚集在一起。 2. "峭寒":寒冷的空气显得陡峭严峻。 3. "轻":表示程度轻。 4. "雨涨":指雨水增多,河水上涨。 5. "春波":春天的水波。 6. "渺":形容水面广阔无边。 7. "旅枕":旅途中的枕头。 8. "无堪":难以忍受。 9. "梦易惊":容易惊醒的梦。 10. "啼声":哭声。 11. "催晓":催促天亮。 12. "尚忆":仍然回忆。 13. "故园":故乡。 14. "红紫":红色和紫色,这里代指各种颜色的花朵。 15. "为容好":形容花朵的容貌美好。 16. "世路":人生的道路。 17. "崎岖":山路不平,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 18. "长短亭":古代设在官道旁的休息点,用来供行人休息或者送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作以赵师侠的视角表达了作者离别时的心情和对故乡的怀念。在雨中送别友人,词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场景,通过“云敛峭寒轻,雨涨春波渺”两句,传达出雨水绵绵、离愁无限的意境。词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此外,词中还提到了旅途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以及漫长的人生旅程中,不知何时才能结束这不断反复的离别与重逢。整首词借景抒情,深刻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故乡的留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卜算子》是宋代诗人赵师侠的一首送别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75年左右,即南宋时期。在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南北宋交替之际,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而赵师侠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苦难有着深深的忧虑。 在那个时期,赵师侠的个人经历也颇有些波折。他曾在朝廷担任官员,但因为直言敢谏,触怒了权贵,被贬谪到了偏远的春陵县。而在那里,他与向伯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向伯元即将离去,赵师侠为他送行,写下了这首《卜算子》。 在词中,赵师侠表达了与向伯元的离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以春陵的自然风光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虽然他们在现实中将要分离,但他们的友情和精神上的契合却是永恒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