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拟古十九首 其十五

标题包含
拟古十九首 其十五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白发不少假,转眼春复秋。人生妄自必,殁后真贻羞。有歌在座侧,有酒盈金瓯。不乐徒自械,不饮空自囚。一室有代谢,宁为他人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晞颜(1876-1943),原名朱熹,字希贤,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尊称“朱子”。 朱晞颜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朱松是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校...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生命不过百年时光,却常常担忧千年后的世界。白发渐渐增加,时光在春去秋来中流转。活着时就放纵自己,死后留给子孙的将是耻辱。歌声就在耳边,美酒已满杯。如果不快乐,就自我惩罚;如果不饮酒,就虚度光阴。一间屋子有生有灭,但不要让他人来规划我们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拟古:模拟古人或古代风格的作品。 2. 十九首:指诗人创作的十九首古诗。 3. 朱晞颜:南宋诗人。 4. 不满百:指人的生命长度有限,百岁左右。 5. 千岁忧:担忧千年以后的事情。 6. 白发:这里代指老年。 7. 假:借。 8. 春复秋:形容时光流转,四季交替。 9. 人生妄自必:人生在世,有时过于自信。 10. 殁后真贻羞:去世后可能成为他人的笑柄。 11. 有歌在座侧:指诗歌创作。 12. 金瓯:古代盛酒的器皿。 13. 不乐徒自械:不快乐只是自己折磨自己。 14. 不饮空自囚:不喝酒也只是自己在心里自我禁锢。 15. 有代谢:指事物在不断变化。 16. 宁为他人谋:指不要总是为别人的事情考虑。
去完善
赏析
《拟古十九首 其十五》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和生命价值的思考的诗篇。诗中朱晞颜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他的独特见解。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诗人开篇即点明人生的短暂与忧虑的持久。他以“生年不满百”来形容生命的短暂,又以“常怀千岁忧”来强调人类普遍存在的忧虑之情。 “白发不少假,转眼春复秋”:诗人用“白发不少假”这一细节描绘出时间的无情流逝,让人感慨不已。同时,他通过“转眼春复秋”的对比,形象地展示了一年四季的更替,强调了时光的匆匆易逝。 “人生妄自必,殁后真贻羞”:诗人认为人们在世上难免犯错,但应该努力避免在死后再留下污点。这里,他提出了一个富有哲理的观点,警示人们要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真理、端正品行。 “有歌在座侧,有酒盈金瓯”:诗人用“有歌在座侧,有酒盈金瓯”两句描述了一个美好的画面,表达了他对于生活乐趣的追求。通过音乐与美酒这两个典型的娱乐活动,他传达出享受生活、珍惜时光的重要理念。 “不乐徒自械,不饮空自囚”:这两句诗是诗人对那些未能把握生命、虚度光阴的人的批判。他认为,不去寻找快乐的人会像自我束缚一样痛苦,而那些不喝酒的人则是在禁锢自己的欲望。 “一室有代谢,宁为他人谋”:诗人最后以“一室有代谢”的形象比喻结束全诗。他强调了个体生命的更迭与事物的自然变化,并以此得出结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不应该过于执着地为他人谋划,而应该更关注自己的生命体验和价值实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拟古十九首 其十五》是宋代诗人朱晞颜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47年,正值南宋时期。 在这一年里,朱晞颜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段重要时期。他刚刚离开家乡,踏上了求学之路。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他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人性的复杂。朱晞颜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这也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与此同时,这个时代正处于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代。一方面,南宋王朝统治者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导致国家政治腐败、军事软弱;另一方面,民间却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志士,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勇敢地站了出来,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这种时代背景下,朱晞颜的诗歌作品往往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关切。 综上所述,《拟古十九首 其十五》这首诗是在南宋时期,朱晞颜离家求学的过程中创作的。在这个特殊时期,朱晞颜对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的诗歌作品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时代责任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