勖剑
古物神光雪见羞,未能擎出恐泉流。暗临黑水蛟螭泣,
垂情不用将闲气,恼乱司空犯斗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件古老的文物散发出神秘的光芒,犹如洁白的雪花让人自惭形秽,因为害怕损伤它而不能轻易地展示给世人看。它在黑暗中静静地展示着力量,令水底的蛟龙与螭鱼为之哭泣,不敢接近。因为它代表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无需因为那些无谓的琐事而烦恼,更无需挑衅公众的底线,引起不必要的争端。
去完善
释义
1. 勖剑:一种古代名剑。
2. 雪见羞:形容剑的光彩如同白雪般耀眼,令人羞涩不敢直视。
3. 未能擎出:无法把剑拿出来展示。
4. 恐泉流:形容泉水涌出可能会损伤到剑。
5. 黑水:指黑龙潭或乌龙潭等传说中的龙潭。
6. 蛟螭泣:传说蛟螭会因见到宝剑而感动落泪。
7. 垂情:指宝剑的威力和灵性。
8. 将闲气:指无端地惹是生非。
9. 恼乱司空:意思是触怒了司空大人,即犯了天条。
10. 犯斗牛:意思是触犯北斗七星,即激起了天上的星辰愤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勖剑”为题,即勉励、激励之意。诗人通过对一把古代宝剑的描述,传达出了坚守信念,勇敢面对困境的主题思想。
首句“古物神光雪见羞”描绘了这把宝剑的神秘魅力。通过“雪见羞”的形象比喻,表现出宝剑独特的光辉与美感。诗人赋予它以灵性,暗示其曾经的主人也曾是英勇之人。
接下来的“未能擎出恐泉流”则展示出宝剑虽已蒙尘,却仍有不可估量的威力。“恐泉流”既是对宝剑威力的赞美,也是对未尝试者的一种警示。
颔联“暗临黑水蛟螭泣”进一步描绘了宝剑的威慑力。诗人在想象中勾勒出一幅画面:宝剑的光芒照亮黑暗,让潜伏在黑水中的蛟龙因恐惧而哭泣。这句话不仅展示了宝剑的神奇力量,也反映出作者对勇气和力量的追求。
颈联“垂情不用将闲气”表达出对待宝剑应有的态度。诗人认为,执着于情感和精力不应浪费在无谓的事物上,应该专注于真正的目标。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定信念的赞赏和对虚浮之气的摒弃。
尾联“恼乱司空犯斗牛”借用了神话传说的元素,展现了宝剑对天地间的英雄豪杰的感召力。同时这也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勇攀高峰,才无愧于手中的利剑。
总的来说,这首诗借助一把古剑为载体,表达出了诗人坚守信念,勇于面对困境的决心。他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闲言碎语所扰,专注于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宝剑的神威,传达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使全诗充满了昂扬的斗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勖剑》是唐代诗人曹唐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时期,具体时间未详。在这段时间里,曹唐曾在京城长安担任国子监助教,期间他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互相切磋文学技艺,使得他的诗歌创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唐朝正处于繁荣鼎盛的阶段,国力强大,文化繁荣。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逐渐扩大,民间矛盾日益激化。这种社会现象对曹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在《勖剑》这首诗中,他以宝剑自喻,表达了自己愿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