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别馆芳菲上苑东,飞花澹荡御筵红。
城临渭水天河静,阙对南山雨露通。
绕殿流莺凡几树,当蹊乱蝶许多丛。
春园既醉心和乐,共识皇恩造化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别墅里, 我们欣赏着春天的美景和美丽的花卉. 花瓣在空中飘舞,使宴会气氛更加热烈. 我们的城市紧邻美丽的河川,显得宁静而安详.皇宫的大门正对着南面的山峦,山上的露水仿佛与皇宫相通.环绕宫殿的小鸟几乎无处不在,路边繁花盛开的蝴蝶更是多得无法计数.在这样的春天里, 我们心中充满了快乐和满足,共享这美好的时光,感受皇帝的恩典和我们生活的世界之间的和谐关系.
去完善
释义
1. 奉和圣制:指应皇帝之命而作诗。
2. 幸:皇帝驾临。
3. 望春宫:皇帝的离宫。
4. 上苑:皇家园林。
5. 飞花澹荡:形容花瓣飘落的动态。
6. 御筵:皇帝主持的宴席。
7. 渭水:源出甘肃,横贯陕西,入黄河的一条重要支流。这里代指长安城。
8. 天河静:指夜晚的天空平静如银河。
9. 阙:古代皇宫的大门。
10. 南山:此处指的是秦岭。
11. 乱蝶:蝴蝶纷飞的样子。
12. 和乐:和谐快乐。
13. 皇恩:皇帝的恩典。
14. 造化同:大家都感受到一样的皇恩厚待。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作者是唐朝的张说。全诗描绘了在春日里皇帝前往望春宫的场景。首联“别馆芳菲上苑东”描述了望春宫的位置及其周围的美丽景色;颔联“飞花澹荡御筵红”则以动态的“飞花”衬托出宴会的热闹与隆重;颈联“城临渭水天河静,阙对南山雨露通”则暗示了皇帝的威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尾联“春园既醉心和乐,共识皇恩造化同”则表示参加宴会的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美好的氛围中,享受着君王的恩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是唐代诗人张说的一首应制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在这段时间里,张说作为朝廷的重臣,深得皇帝的宠信。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政治上也表现出卓越的才能。
在开元年间,唐朝进入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皇帝唐玄宗治理有方,政治上励精图治,文治武功兼备,使得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张说写下了这首应制诗,以表达对皇帝的敬仰之情和对国家的热爱之心。
在这首诗中,张说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美好景象,表达了皇帝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喜悦之情。同时,他也借这首诗颂扬了皇帝的英明决策和治国之道,以及他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张说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以及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担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