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浮世如何,问花何事花无语。夜来风雨。已送韶华暮。
念此堪惊,得失休思虑。从今去。醉乡深处。莫管流年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年轻人总感叹春天的夜晚短暂。在百花齐放的花海中,只怕酒杯太浅,无法满足醉心之意。正欢喜春天的到来,却又叹息青春易逝。人们相互提醒着: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保持身心健康,不要厌恶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乐事难并:指美好的时光难以长久。
2. 万花丛畔:形容鲜花盛开的景象。
3. 金杯浅:比喻美酒有限。
4. 韶华:青春年华。
5. 强健:身体健康。
6. 花经眼:欣赏花的美好。

去完善
赏析
《点绛唇》这首词以春天的美好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的感慨。
首句“乐事难并,少年常恨春宵短”写出青春的欢乐和时间的短暂,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和遗憾。次句“万花丛畔。只恐金杯浅”则将春天的景象描绘得生动活泼,让人感受到浓郁的春意。
紧接着的“方喜春来,又叹韶华晚”转折强烈,感叹春光短暂,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频相劝。且闻强健。莫厌花经眼”则以乐观的态度鼓励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既有对青春时光的感慨,也有对人生的积极态度,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点绛唇》是南宋词人张抡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宋宁宗时期(1194-1224年),当时宋朝的国势已经逐渐衰落,但词人在此背景下依然保持了一颗婉约浪漫的心。
张抡在青年时期就已是著名的文人墨客,他才华横溢,为人刚正不阿,深受当时的权臣赵汝愚器重。然而好景不长,赵汝愚被罢官流放,张抡也因此受到牵连,生活陷入困境。但他并未因此而颓丧,反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以诗词歌赋抒发胸臆,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词作。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词人们纷纷开始反思历史、关注社会现实,他们的词作中也表现出了对民族命运的担忧和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张抡的词作自然也不会例外。虽然他的词风格婉约,但在婉约中又不失豪放之气,体现出他对民族精神的坚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