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深惹离情霭落晖,如车如盖早依依。山头触石应常在,
春风淡荡无心后,见说襄王梦亦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深深地牵惹起离别之情笼罩在夕阳的光辉之下,就像车盖一般常常萦绕在心头。山头上石头与石头之间的触碰仿佛是一种永恒的存在,春天的风轻轻拂过,带着些许悠闲,听说襄王的梦境也已经稀少起来。
去完善
释义
1. 离情:离别时的情感。
2. 霭落晖:指雾气笼罩的落日。
3. 如车如盖:形容云朵的形状。
4. 山头触石:形容云彩在山头飘过,碰到山岩的景象。
5. 春风淡荡:形容春天的和风轻拂。
6. 无心:没有刻意为之,随意。
7. 襄王梦:襄王的梦境,这里指代楚襄王与神女瑶姬相会的梦境。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深惹离情霭落晖”开篇,表达了别离时的哀愁与眷恋。这里的“霭落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光阴的无声消逝,将离别之情寄予其中,让人深深感受到离别时刻的无奈和伤感情绪。同时,“深惹离情”也表现出作者对离别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云的形态——“如车如盖早依依”。这里用“如车”形容云的移动状态,表现出云的流动性;而“如盖”则赋予了云一种保护的意象,让人联想到在风雨中飘荡、似乎可以遮风挡雨的云层。这种形象化描述使得读者对云的形态有了更为具象的认知,同时也传达出诗人的怜爱之情。
紧接着,诗人通过对山头的描绘——“山头触石应常在”,暗示出云的坚定和恒久。这里的“触石”形象地展示出云的高远,表达出诗人对云的敬仰之心。
随后,诗人又以“春风淡荡无心后,见说襄王梦亦稀”两句收尾。这里的“春风”指的是自然界的美好景致,代表着生机盎然的春天。然而,诗人用“无心后”来描述春风,实际上是在表达对襄王梦境的遗憾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人通过这两个形象的描绘,为诗歌增添了一抹哀愁和无奈的色彩,让整首诗显得韵味十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韩琮的《云》是一首描绘云朵飘渺之美和抒发人生哲理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约在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60年)。在这段时间里,韩琮作为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等职,政绩颇佳。然而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和政治斗争使他感到迷茫和无奈。
在这一时期,唐朝国势逐渐衰弱,宦官势力增强,藩镇割据严重。尽管宣宗皇帝励精图治,试图挽救国家的颓势,但在其晚年,朝廷政治日益腐化,战乱频发,民生疾苦不断加剧。韩琮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要应对复杂的政治环境,另一方面又要关心百姓的疾苦,这使得他在诗作中更多地表现出忧虑和感慨。
《云》这首诗意象生动,以云朵的变化寓示了人生的无常。作者通过对云朵轻盈、飘逸、变化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这首诗既抒发了诗人个人的心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普遍情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