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颍亭

标题包含
颍亭
颍上新亭瞰一川,几重旧址敞幽关。寒声北下当轩水, 知君久负巢由志,早晚相忘寂寞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颍上新建的亭子里俯瞰这一整条河流,古老的遗址敞开着,显得幽静深远。寒冷的北风吹过,带来阵阵水声。我知道你一直都像古代的巢父和许由一样,向往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希望你在忙碌的生活中,能早点忘记那寂寞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颍亭》:作者是唐朝诗人韩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颍亭上所见的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 “颍上新亭瞰一川”:颍上,指颍州,今天的安徽省阜阳市;新亭,是新建成的亭子;瞰,俯视;一川,一条河流。这句意思是站在颍州新建的亭子上俯瞰一条河流。 “几重旧址敞幽关”:几重,表示很多;旧址,过去的地方;敞,敞开;幽关,幽静的地方。这句是说许多过去的地点构成了这个幽静的地方。 “寒声北下当轩水”:寒声,寒冷的声音;北下,向北流动;当轩,对着窗户。这句是说寒冷的河水从北边流下来,正对着窗户。 “知君久负巢由志”:知君,了解你;久负,长久以来就怀着;巢由,巢父和许由,都是古代隐士的楷模。这句是说知道你一直以来都有像巢父和许由那样的隐士之志。 “早晚相忘寂寞间”:早晚,迟早;相忘,相互忘记;寂寞,孤独。这句是说你终究会过上隐居的生活,忘记世间的纷扰与孤独。
去完善
赏析
《颍亭》是唐朝诗人韩琮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这首诗通过描绘颍上新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隐逸之志和超脱尘世的思想。 首先,诗的第一句“颍上新亭瞰一川”,描述了诗人站在颍上新亭俯视一川美景的景象。这里的“瞰”字,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视角,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而“一川”则形象地描绘了河流的蜿蜒曲折,同时也象征着人生道路的坎坷波折。 第二句“几重旧址敞幽关”,进一步描绘了颍上新亭周围的环境。“几重旧址”是指新亭周围的古代遗址,这些遗址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象征了时间的流逝。而“敞幽关”则表现出了诗人对新亭环境的欣赏,这里的“幽关”一词,既指地理位置上的关隘,也寓指心灵的屏障。诗人通过对这一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的隐逸之思和对自然的向往。 接下来,“寒声北下当轩水”一句,诗人通过“寒声”和“当轩水”两个意象,描绘了颍上新亭的自然景观。“寒声”是指寒风的声音,象征着冬天的到来,而“当轩水”则是指新亭前的流水,这里的水流不仅代表了生命的活力,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这两个意象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形象的冬景图。 最后两句“知君久负巢由志,早晚相忘寂寞间”,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巢由志”是指古人巢父、许由的隐逸之志,他们抛弃世俗,选择与自然为伴。诗人通过对这两位古人的怀念,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早晚相忘寂寞间”则表明了诗人渴望早日摆脱世俗的纷扰,过上清静隐逸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颍亭》是唐代诗人韩琮创作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唐宣宗时期(846-859年),这一时期的唐宣宗在位期间,政治相对稳定,社会经济也有所恢复,因此诗歌的创作环境较为宽松。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韩琮任河南观察使,负责治理颍水流域。他对于颍水的自然景观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在游历颍亭时,有感而发地创作了这首描绘颍亭景色的诗。 在这一时期,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重建,社会相对安定。但由于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问题,唐朝的衰落迹象已经显现。韩琮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命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