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瑞安宰朱元成乃祖云壑庄图

标题包含
题瑞安宰朱元成乃祖云壑庄图
功成不受富贵污,轻舟翩然下五湖。 至今风流在姑苏,我复见此云壑图。 两坡乔木樛相扶,残山剩水千里余。 天际未知何有无,一苇横绝双风蒲。 杨花春岸秋莼鲈,在在著此儒仙臞。 世无宗师貌不如,谁其嗣之吾大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傅良(1137年-1203年),字君举,号止斋,浙江温州瑞安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教育家,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陈傅良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师从郑伯熊、吕祖谦等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成功之后不贪图荣华富贵,驾一叶扁舟飘飘然消失在五湖之中。至今仍能感受到当年的潇洒风情,我在姑苏再次见到了这幅美丽的山水画。两座山坡上,乔木盘根错节互相依偎,剩下的山水美景绵延千里。远处的天空和水域相接,看不清楚它们的界限,一片芦苇漂浮在水面上,随风摇曳。春天里,杨柳飘絮;秋天时,河边莼菜肥美,鲈鱼鲜美。这种种景象都显露出这位儒雅神仙的风骨。世上没有谁能比得上他的风采,谁能继承他的事业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题目 2. 瑞安宰:瑞安县的县令 3. 朱元成:人名,元成是名字,朱是姓氏 4. 乃祖:祖父 5. 云壑庄图:描绘云壑庄的图画 6. 功成不受富贵污:成功之后不追求富贵的污浊 7. 轻舟翩然下五湖:以轻快的船姿离开政治舞台 8. 至今风流在姑苏:现在仍在苏州享有风流美名 9. 两坡乔木樛相扶:描绘云壑庄两旁的高大乔木互相扶持 10. 残山剩水千里余:形容云壑庄周边的山水景色 11. 天际未知何有无:远方的天空若隐若现 12. 一苇横绝双风蒲:以一苇渡江的风蒲作为比喻 13. 杨花春岸秋莼鲈:描述春天花开、秋天成熟的莼菜和鲈鱼 14. 在在著此儒仙臞:都在这美丽的风景中表现出儒雅与仙风道骨 15. 世无宗师貌不如:世上没有比相貌更出众的宗师级人物 16. 谁其嗣之吾大夫:谁能继承我们这位大夫的美德与风范呢?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陈傅良的《题瑞安宰朱元成乃祖云壑庄图》表达了诗人对朱元成祖先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的赞美之情。首联以“功成不受富贵污,轻舟翩然下五湖”描绘了朱元成祖先的高洁品质与隐逸之志。紧接着诗人又通过“至今风流在姑苏”指出其影响的深远。颔联写画面景物,“两坡乔木樛相扶,残山剩水千里余”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山水画中的层次感与空间感。颈联以“天际未知何有无,一苇横绝双风蒲”展示出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也使得画面更显辽阔浩渺。最后尾联以“杨花春岸秋莼鲈,在在著此儒仙臞。世无宗师貌不如,谁其嗣之吾大夫”感叹朱元成的德行、才华和风度,使整首诗充溢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对道德伦理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是诗人陈傅良对瑞安宰朱元成的祖先朱元成所描绘的“云壑庄图”的题诗。时值公元12世纪左右,中国正处于南北宋交替的历史时期。此时北方金国侵扰不断,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局相对稳定,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内部权力斗争等问题仍困扰着国家。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陈傅良作为南宋文人,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和政治觉悟。他关注国家前途和社会民生,曾担任过多地官员,为国家治理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题诗《题瑞安宰朱元成乃祖云壑庄图》时,陈傅良表达了对自己身处乱世的一种无奈与哀思。 这首诗以“云壑庄图”为题,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通过描绘朱元成的祖先朱元成隐居田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战乱时期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陈傅良对儒家理想社会——“天下为公”的追求,以及对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的批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