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莒子台

标题包含
登莒子台
莒国丘垄在,莒台荆棘深。 凭高一极目,怀古重伤心。 平楚苍烟暝,遇风白日沈。 谁论客怀抱,灌木自悲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莒县古城尚在,莒县台阁已被荆棘掩盖深深。 登上高处向远方望去,怀念古人令我心情沉重。 平原上的草木笼罩在苍茫的烟雾中,风吹过,太阳渐渐落下。 谁会在意旅人的心情呢,只有灌木在那儿独自悲鸣。
去完善
释义
1. 莒国:春秋时期的国家,位于今山东省莒县一带。 2. 丘垄:坟墓的意思。这里指莒国的墓地。 3. 莒台:即莒子台,为春秋时期莒国国君所筑的高台,位于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4. 荆棘:泛指丛生的带刺小灌木。 5. 凭高:登上高处。 6. 一极目:极力远望。 7. 平楚:平野中树木的顶端。 8. 苍烟:青色的烟雾。 9. 暮色:黄昏时的天色。 10. 风:古诗中的"风"有时暗含战争之意。 11. 白日沈:太阳沉落,喻指时间流逝。 12. 灌木:生长在地表的树木,这里指诗人自己。 13. 悲吟:悲伤地歌唱。
去完善
赏析
穆修的《登莒子台》以“莒国”为起点,引领读者进入历史的长河。他描绘了莒子台的荒芜景象,表达了登高望远、缅怀历史的忧伤之情。同时,诗歌还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界变化的感慨,以及独自在灌木丛中抒发胸怀的孤独心境。这种情境交融的手法使得诗篇极富感染力,呈现出一幅生动的怀古诗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莒子台》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穆修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86年,穆修任职密州(今山东诸城)通判期间。在这期间,穆修游历了莒县(今山东莒县)的莒子台,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在公元986年,北宋王朝正处于承平时期,但社会矛盾依然严重。穆修作为士人阶层的一员,他对民生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这一时期的穆修,人生际遇较为坎坷,他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政治因素,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多次上疏直陈时政利弊,却未能得到当权者的重视。 在这一时期,北宋社会风气崇尚诗文创作,文人墨客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穆修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登莒子台》就是他在这一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