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题君山亭送吕天衢秀才

标题包含
寄题君山亭送吕天衢秀才
百川赴下流,江海互吞吐。 回澜薄空日,老岸不立土。 坡陀出巨石,鼇背启窗户。 我来俯凝碧,万顷过微雨。 南沙八十里,草木尽可数。 风声玄冥开,松影翠蛟舞。 昏昏鱼龙气,暝色失洲渚。 林间古兰若,梵放杂鸣橹。 不能挂长帆,破浪极幽睹。 至今清夜梦,窈窕越修阻。 喜君自兹来,浩浩见眉宇。 馆置古城东,淡饭忘羁旅。 连城虽自珍,历块谁为许。 束书问东舟,了不挂一语。 脱身少年场,清座参佛祖。 冰颜未生髭,老气欲冠古。 所得岂虚名,自是慰诸吕。 南天正炎溽,归思亟飞羽。 江鱼已钓肥,江酒尚酤煮。 访子昔游地,耿耿月沉浦。 席龙望东南,浮云渺吴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蔡肇,字天启,号虚舟,江苏丹阳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画家和官员。 蔡肇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曾中进士,历任州县官吏。他擅长诗词歌赋,作品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诗作《题李愬画像》...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所有河流汇入下游,江河互相吞吐。 波浪使天空变薄,古老的河岸没有土地。 陡坡上有大石头,海的脊背像是打开了窗户。 我站在这里看向那片深绿色的海水,无数细雨蒙蒙。 在南沙八十里的地方,所有的草木都清晰可见。 风声如同神秘的开篇,松影像翡翠般飞舞。 昏暗中的鱼龙之气,夜色模糊了陆地和水域的边界。 树林间的老寺庙,梵音伴着船桨声。 无法驾驭长风破巨浪去探索最深的幽静。 直到今日我还常梦见那深邃的夜色穿越重重阻碍。 我很高兴你能来到这里,你的眼中充满了广阔的天地。 我们在古城之东设立住处,淡饭也可忘记羁旅之愁。 虽然连城的价值连城,但是谁能经历岁月的打磨。 我带着书去向东边的船,却一句话都不想说。 我已经厌倦了少年的生活,现在我坐在那里参与佛祖的教诲。 我的面容还未曾变老,但是我的心已经苍老。 我所得到的并不是虚名,而是我对吕氏兄弟们的慰藉。 南方的天气正是炎热的时候,我急切地想要回家。 江鱼已经钓得肥美,江酒还在煮着。 我拜访了你的故居,月亮在港口下沉。 我望着东南方向,浮云漂浮在江苏浙江的上空。
去完善
释义
答案生成失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友人的才情与志趣,也描绘了洞庭湖一带的山水风光。诗人以“百川赴下流,江海互吞吐”开篇,形象地勾勒出湖光山色的壮丽景象。接着通过描绘河流、沙滩、巨石、松影等景物,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的活力。诗中多次提到自己在此地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在描述友人与自己交心的情景时,诗人运用了“浩浩见眉宇”、“馆置古城东”等词汇,突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友人成就的肯定,认为他“所得岂虚名,自是慰诸吕”,赞誉其才华横溢、志向远大。 整首诗歌情感深沉,意境高远,既有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也有对友情的珍视,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寄题君山亭送吕天衢秀才》是北宋诗人蔡肇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067年左右。这个时期正值宋神宗在位,正是一派安定繁荣的盛世景象。 诗人蔡肇(约1045年-约1116年),他的父亲早逝,家境贫困。他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但由于社会风气重文轻商,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尽管如此,他仍坚持不懈,终于在神宗熙宁年间中举,任秘书省校书郎等职。由于同僚倾轧和官场风波,后来被迫辞官,过着清贫的布衣生活。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社会对文化的重视为诗歌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当时著名文人苏轼、黄庭坚等人倡导的“苏黄诗风”引领了北宋诗歌的新潮流,给蔡肇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受其启发,蔡肇在《寄题君山亭送吕天衢秀才》一诗中运用丰富想象和生动笔触描绘了友人吕天衢所居君山亭的美好景致。借此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