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散金歌

标题包含
散金歌
北人半是南朝民,食禄南朝终为君。 失意暂时辞汉主,彷徨不忍痛思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北人:这里指北方的少数民族或者胡人。 半是南朝民:这里的“南朝”指的是历史上的南方政权,如东晋、宋、齐、梁、陈等朝代。这句意思是北方的少数民族有一半是南方政权的子民。 食禄:享受俸禄的意思,这里指在南方政权任职。 汉主:这里指汉族政权的君主,即南朝的皇帝。 彷徨:这里指心神不定的状态。 不忍:指难以忍受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散金歌》以范致虚为代表的北方人,即所谓“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家国情怀。诗中“北人半是南朝民,食禄南朝终为君”两句揭示出北方人在南方建立的国家(南朝)生活过、为他们服过劳役、受过俸禄,后来又在南方成了君主。然而,世事难料,人生起伏,诗人未能在南方取得政治上的成功,他的理想破灭,只能忍痛离开,选择了离群索居的隐居生活。“失意暂时辞汉主,彷徨不忍痛思亲”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离别故土的惆怅之情。虽身处困境,但仍难以割舍亲情,突显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深沉的人生感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散金歌》是南宋诗人范致虚的一首名篇。这首诗歌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当时范致虚正处在他人生的黄金时期,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使他辗转反侧。他关注时局,希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范致虚所处的历史背景是南宋时期,那时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尽管南宋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社会秩序和经济繁荣,但民族矛盾和边疆危机始终困扰着国家。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纷纷通过文学创作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范致虚作为这一时期的著名诗人,也自然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在这种背景下,范致虚创作了《散金歌》。他以散金喻指人才的流失和国家财富的消耗,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诗中他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虑,以及对人才流失的痛心疾首。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和对国家中兴的信念。这种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使这首诗成为南宋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流传后世。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