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韩拙堂

标题包含
赠韩拙堂
世所谓巧,请为翁说。 巧于利口,佞辞河决。 何如吉人,其言呐呐。 巧于附势,炙手可热。 何如节士,刚肠若铁。 巧于营生,百计渔夺。 何如儒家,冷淡生活。 拙反为巧,巧乃大拙。 蓦然猛省,比论未彻。 本无巧拙,奚较优劣。 大道融融,旷兮太空。 恶不待攻,善与人同。 客访拙翁,携酒相从。 客去西东,翁数飞鸿。 春日烘烘,适兴携筇。 兴尽呼童,燕坐堂中。 一门雍雍,兰玉玲珑。 客贺拙翁,笑倚长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袁甫,字广微,号蒙斋,南宋时期著名文人、官员。他生于1195年,卒于1264年,享年69岁。 袁甫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袁燮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袁甫从小就受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世人所称之技巧,请听我道来。 擅长巧言令色之人,就如江河决堤般的雄辩滔滔。 怎及得贤德之人,他们言语木讷却真实可贵。 依附权势的小人,骄纵跋扈、炙手可热。 怎及得操守坚定的志士,他们心如铁石般坚定。 工于心计以谋取利益的人,处心积虑地攫取一切。 怎及得儒雅之士,他们的生活淡泊而高雅。 看起来笨拙的,反而更高明;巧于伪装的,才是真的愚拙。 蓦然间清醒,还未看清世间万象。 本就没有所谓的巧与拙,又何须计较优劣之分? 大道无为而治,广阔无际的天空。 邪恶之事无需抨击,美好的品质人人皆可拥有。 客人拜访我这位拙者,携带着美酒前来。 送走东西南北的宾客,我细数着天空的大雁。 春日阳光正好,我拄着竹杖欣赏风景。 兴致消退时呼唤童子,安然地坐在厅堂之中。 一家和谐美好,子孙兰心慧质、玉树临风。 客人向我祝贺,我笑着依靠着青松。
去完善
释义
1. "巧于利口":巧于用言辞谋利。这里“利口”指善于言辞。 2. "佞辞河决":像佞臣的谗言那样滔滔不绝。这里“河决”比喻言辞滔滔不绝。 3. "吉人":吉利的人,指善良的人。 4. "呐呐":形容说话迟钝或口齿不清。 5. "巧于附势":善于依附权贵。这里“附势”指的是投靠有权势的人。 6. "炙手可热":原意是手摸热气烫人,后用来形容权势显赫,不可一世。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依附权贵的人。 7. "节士":有气节的士人。 8. "刚肠若铁":形容有原则、不屈不挠的性格。 9. "巧于营生":善于经营谋生。 10. "百计渔夺":千方百计地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11. "儒家":儒家的学者,这里的儒家指孔子学说的信奉者。 12. "冷淡生活":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 13. "拙反为巧":不善于做某件事却反而做得很好。 14. "巧乃大拙":看似巧妙的事物其实非常笨拙。 15. "比论未彻":比较、议论的道理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16. "奚较优劣":为什么要计较优劣。 17. "大道融融":大道是一种极高的道理,这里可以理解为高尚的德行。融融表示融合无间。 18. "旷兮太空":辽阔的天空,这里用来形容至高无上的道德。 19. "恶不待攻":指本性善良的人不需要去攻击别人。 20. "善与人同":善良的品质是与生俱来的。 21. "携酒相从":携带美酒来拜访。 22. "呼童":呼唤家里的童仆。 23. "燕坐堂中":安闲地坐在厅堂上。 24. "雍雍":和谐的样子。 25. "兰玉玲珑":比喻家里的孩子聪明可爱。 26. "笑倚长松":轻松地倚靠着一棵高大的松树。
去完善
赏析
《赠韩拙堂》是南宋诗人袁甫送给友人韩拙堂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对不同人物行为的对比,揭示了“拙反为巧,巧乃大拙”的道理。在诗人的眼中,巧于利口、巧于附势、巧于营生等行为都是世间的丑陋现象,而拙于言辞、坚持节操、淡泊名利的品质才是值得推崇的高尚品德。诗人以韩拙堂为榜样,表达了自己对于道德情操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韩拙堂》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袁甫于1249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是袁甫在听闻友人韩拙堂的遭遇后,为他抒发的愤懑之情和劝勉之词。 1249年的南宋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蒙古铁骑挥师南下,南宋江山风雨飘摇。当时的朝廷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使得袁甫对国家前途深感忧虑。而好友韩拙堂也因官场排挤,被贬谪至穷乡僻壤。在此背景下,袁甫写下了这首饱含同情与激励的诗篇。 袁甫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他在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多位权臣,因此受到排挤。然而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关心国家命运,关注民间疾苦。在得知韩拙堂的不幸遭遇后,他感同身受,以诗抒发对友人的关切和对现实的不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