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余氏心晖堂

标题包含
余氏心晖堂
客从银山来,遗我骊龙珠。 高文伟大册,至宝耀室隅。 一读心为眩,再读目为盱。 夫记者为谁,颍封人之徒。 人生天地间,母怀靡知愚。 至恩嗟莫报,大节尤可吁。 柏舟谅人只,蓼莪生子劬。 所以茅季伟,鸡半馔设腴。 所以王休证,鱼双甘旨需。 此理有俱有,此心无息无。 儿寒衣芦花,母在足欣娱。 儿罪履中野,母怜自噫呜。 高高心晖堂,申旦所依于。 俨然其若存,何可离须臾。 我吟方区区,我步方于于。 起看物所性,因悟理不诬。 怀哉反哺者,城头尾毕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马廷鸾(1220年-1306年),字翔仲,号碧梧居士,江西乐平人。他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历任尚书左司郎中、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职,以直言敢谏著称。 马廷鸾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客人从银山来访,送给我一颗珍贵的骊龙珠。这份文献深厚博大,如同至宝般照耀着房间的一角。一读令人目眩神迷,再读更使人眼界大开。记录这些事情的是颍封人的门徒。人生在天地之间,母亲的关爱无论聪明愚笨。无尽的恩情难以报答,崇高的气节更是让人感叹。柏舟上的人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爱子之心,母亲用辛勤的劳作养育孩子。因此茅季伟甘愿用鸡肉款待贤士,王休证捕鱼供养父母。这种爱子之心无处不在,永远不会消失。当孩子寒冷时,母亲会用芦花为孩子做衣裳;当孩子犯错在野外受罚时,母亲的关爱让孩子心生安慰;无论何时何地,母爱都会如阳光一般陪伴着我们。我在吟诗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这一切,也在漫步中体悟了万物的道理。怀念那反哺之情,感恩母亲。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银山:即指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境内的银山峰。此处指作者所在地。 2. 骊龙珠:这里比喻珍贵而罕见的书籍或作品。骊龙,黑色龙;珠,珍珠。 3. 高文伟大册:形容书的质量高,内容丰富。 4. 至宝耀室隅:意指这些书如珍宝一般照亮了书房的角落。 5. 盱:张目,瞪眼。 6. 夫记者为谁:谁记述了这件事? 7. 颍封人:指周公姬旦。他辅助周武王建立西周,后被封于颍。 8. 母怀:母体中的养育之恩。 9. 嗟莫报:感到无法回报。 10. 大节尤可吁:赞叹忠诚崇高的品质。 11. 柏舟谅人只:柏舟,柏木制成的小船,喻孤独无助;谅,体谅;人只,指普通人。 12. 蓼莪生子劬:蓼莪,蓼蓝植物;生子劬,生育孩子辛勤劳累。 13. 茅季伟: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 14. 鸡半馔设腴:馔设腴,美食;鸡半馔设腴,意思是有鸡就成佳肴。 15. 王休证:宋代一位官员。 16. 鱼双甘旨需:鱼双,两条鱼;甘旨需,美味的食品。 17. 无息无:没有停止的时候。 18. 芦花: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用于制作衣物。 19. 中野:野外。 20. 噫呜:叹息的声音。 21. 心晖堂:表达感恩之心的地方。 22. 申旦所依于:每天依靠的地方。 23. 于于:悠闲自得的样子。 24. 物所性:事物的固有属性。 25. 理不诬:道理是不会错的。 26. 怀哉反哺者:怀念报答养育之恩的人。 27. 城头尾毕逋:城头的乌鸦呼朋引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名为《余氏心晖堂》,作者是南宋诗人马廷鸾。诗歌以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表现出对母爱的赞美与怀念之情。 诗的开篇就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客从银山来,遗我骊龙珠。” 这里,马廷鸾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母亲的关爱比作珍贵的珠宝,突出了母爱的珍贵和无私。接下来的诗句中,“高文伟大册,至宝耀室隅。” 又将母亲的爱比作闪耀光芒的宝藏,进一步强调了母爱的重要性。 在描述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时,诗人用“一读心为眩,再读目为盱。” 来形容自己阅读母亲记载的恩情时的心情。同时,他提到了两位历史人物:“颍封人之徒。” 和“柏舟谅人只,蓼莪生子劬。” 其中,前者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孝子闵子骞,后者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的母亲之一,她们的故事都充分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又以典型的例子来说明母亲的关爱:“所以茅季伟,鸡半馔设腴。” 和“所以王休证,鱼双甘旨需。” 这两个例子分别讲述了茅季伟和王休证为了尽孝,即使自己生活简朴也要让母亲享受美食的故事,再次突显了母爱的崇高。 在最后的部分,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母亲的敬仰之情:“起看物所性,因悟理不诬。” 他认为,母亲不仅给予我们生命,还赋予我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让我们懂得了感恩和回报的重要。这种感情是无法割舍的,就像自己的影子一样无法离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余氏心晖堂》这首诗是南宋文人马廷鸾所作,创作于宋理宗年间(公元1225年-1264年)。这个时期正是南宋朝政腐败、外患严重的时期。诗中的“心晖”是指心灵的光辉,寓意着人在困境中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态度。 马廷鸾(1189年-1261年),字翔仲,号碧梧玩客,饶州乐平人。他在20岁时,因为学术优异而名满天下,被授予史馆检阅之职。后来,他因反对权臣贾似道被罢官,流放漳州等地。在流放期间,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余氏心晖堂》。 在那个时代,南宋王朝在北方金国的压迫下,百姓疾苦,政治腐朽。而诗人自己也被排挤,流落他乡。尽管如此,马廷鸾在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信念的坚守,体现了诗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