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和皇太子殿下明禋庆成诗韵 其二
夕宿犹疎雨,昕朝覩大明。
重光符景贶,熈事庆升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来还飘着稀疏的雨丝,晨光中已能看见明亮的太阳。灿烂的阳光与美丽的景色相辉映,幸福的事情带来了国泰民安的祝愿。
去完善
释义
【夕宿】指夜晚的住宿。这里可以理解为晚上。
【疎】同“疏”,稀疏,分散。
【昕朝】指清晨的朝阳。
【重光】指日晕,日珥等现象。光,光气。
【符】符合,与……相符。
【景贶】贶,赐予,赠送;景贶,意思是天赐的好时光。
【熈事】熈,古同“熙”,表示光明,繁荣;事,事情,事件。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与祝愿国家繁荣的诗篇。在诗中,作者马廷鸾通过描绘“夕宿犹疎雨,昕朝覩大明”的景象,表现出天色由阴转晴的过程。接下来的“重光符景贶,熈事庆升平”则是表达自己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重现光明、福禄吉祥以及国家的平安昌盛。全诗借自然现象的转换象征国家命运的转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仰和皇太子殿下明禋庆成诗韵 其二》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政治家马廷鸾。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65年,即南宋理宗嘉熙元年。
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困境之中。蒙古帝国对南宋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使得南宋的国力日益衰弱。然而,南宋朝廷内部却矛盾重重,权臣贾似道独揽大权,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廷鸾的人生际遇也颇有些坎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致力于整顿吏治、改善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政绩并未得到朝廷的认可。后来,他被任命为尚书省右丞,但不久就因为与权臣贾似道的矛盾而遭到排挤,被迫辞官回乡。
在这首诗中,马廷鸾通过对皇太子明禋庆成典礼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皇帝的尊敬。同时,他也借这个机会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权臣当道的愤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马廷鸾作为一个忠诚的官员,在面对国家危机时的无奈与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