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青神道中

标题包含
青神道中
沧江掩映桤树林,宝塔崷崒孤云岑。 田家春时相劳苦,结社分朋宴箫鼓。 道边儿女齐唱词,钗梁复挂一钩丝。 相携却踏溪桥路,荠麦连云住何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壁(1085年-1145年),字季章,号雁湖居士,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北宋著名文人李格非的儿子,与李清照是兄妹关系。 李壁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才华横溢,文采斐然,年轻时便已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江边青葱的桤树林掩映着流水,孤塔高耸在云间山巅。春天的田间忙碌交织,人们在聚会宴乐,唱着歌儿,庆祝生活。路边,年轻的男女们齐声唱出心中的歌词,一枚珠钗掉落,挂在枝头。相互挽着手,踏着溪水,走过桥面,看那遍野的荠麦,连成一片,他们的家又在何处呢?
去完善
释义
1. 青神:古县名,位于今四川省眉山市; 2. 沧江:这里指流经青神县的岷江; 3. 桤树林:桤木是一种落叶乔木,四川地区常见; 4. 宝塔:佛教的标志性建筑,这里指的是位于青神县的某个佛塔; 5. 崷崒:高耸的样子; 6. 孤云岑:形容云雾缭绕的高山; 7. 春时:春天的时候; 8. 劳苦:辛苦劳动; 9. 结社:建立社团或组织; 10. 分朋:分组; 11. 宴箫鼓:举行宴会并演奏箫鼓等乐器; 12. 唱词:唱歌颂诗词; 13. 钗梁:发饰,用来固定头发; 14. 一钩丝:形容将头发挽成一个发髻; 15. 溪桥路:溪流上的桥梁及附近的路线; 16. 荠麦:野生草本植物,喜欢生长在路旁和水边; 17. 连云:像云一样连接在一起。
去完善
赏析
《青神道中》是南宋诗人李壁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的五言诗。全诗以沧江、桤树林、宝塔、孤云岑等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春季田家人忙碌而愉悦的生活场景。 首句“沧江掩映桤树林”描写了江水与桤树林相互掩映的景象,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画卷。次句“宝塔崷崒孤云岑”则通过描述巍峨的宝塔和高耸的孤云岑,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紧接着,诗人转向描述田间农民在春天的劳作场景。他们用音乐和欢宴来缓解辛苦劳动带来的疲惫。诗中的“田家春时相劳苦,结社分朋宴箫鼓”形象地传达了村民之间的互助精神以及他们在辛勤劳动之余享受生活的态度。 “道边儿女齐唱词,钗梁复挂一钩丝”描述了村头小道上的年轻人们一起唱着歌曲,其中一名女子头戴簪子,把衣物挂在枝头,体现了乡村生活中轻松愉快的氛围。 最后,诗人用“相携却踏溪桥路,荠麦连云住何处”结束了整首诗,表达了村民们相互扶持走过小桥,消失在远处麦田的场景。这些诗句巧妙地勾勒出了农村生活的和谐与自然,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青神道中》是南宋诗人李壁的一首描绘旅途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中期,即公元1160年至1279年之间。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中原沦陷于金国,国家形势十分危急。然而,由于江南地区相对安定,经济文化得以繁荣发展,诗歌创作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李壁(生卒年不详),字岩夫,号无咎,南宋婺州东阳(今浙江金华)人。他曾任太学正、尚书郎等职,后因触怒权贵而被贬谪。在人生的旅途中,李壁饱尝了世事的沧桑,但他始终坚守节操,保持着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他的作品以诗为主,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在《青神道中》这首诗中,李壁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风光和民间风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祖国的热爱。同时,他也暗示了当时国家分裂、民族矛盾的社会现实,以及自己在这动荡时期的无奈与惆怅。整首诗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南宋中期诗歌创作的独特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