罾鱼
生涯罾一架,深浦势并兼。
张目因知密,游鳞不漏纤。
急收防力跳,轻语怕惊潜。
持去全家乐,盈盘鲙缕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抓住一根鱼竿,在深港中捕鱼的情景。
睁眼就能看清水底的鱼儿,连游动的小鱼都逃不过。
急忙收杆防止鱼儿逃跑,轻声说话又担心会惊扰到水中的其他生物。
带着收获的喜悦回家,与家人分享这份甜蜜的劳动成果。
去完善
释义
《罾鱼》:这是一首描绘渔民捕鱼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捕鱼生活的向往和喜爱。诗中的“罾”是一种古代的捕鱼工具,类似于现代的渔网。
1. 生涯罾一架:这里的“生涯”指的是捕鱼生活,“罾一架”是指一种捕鱼的工具,即一张渔网。
2. 深浦势并兼:这句描述了渔民在深水中捕鱼的场景,“深浦”指深水区,“势并兼”形容渔民努力捕捉鱼类的情形。
3. 张目因知密:这句话是说,渔民张开网眼观察,以确保网眼紧密,避免鱼儿漏网。
4. 游鳞不漏纤:这句诗强调了渔网的精细程度,能够捕获细微的鱼鳞,意味着渔网质量很高,不易漏鱼。
5. 急收防力跳:这句描写了渔民迅速收起渔网以防鱼儿逃脱的场景。
6. 轻语怕惊潜:渔民轻轻说话,以免惊动水中的鱼儿。
7. 持去全家乐:这句是诗人想象全家分享渔获的喜悦情景。
8. 盈盘鲙缕甜:渔获丰富,装满一盘,每一缕都是美味的佳肴。
去完善
赏析
《罾鱼》是北宋名臣赵抃的一首咏物诗,描述了罾鱼的过程和情景。从字面上看,“罾”是一种捕鱼工具,即一种用竹竿支撑、带有网眼的渔网。全诗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捕鱼画面。
首句“生涯罾一架”,点明了诗人身份以及他所从事的职业。在深山幽谷的溪流中,他仅依靠一架罾网,以捕鱼为生。第二句“深浦势并兼”,描述了在深水处,罾网如大鹏展翅,威风凛凛地猎食鱼儿。
接下来的两句,“张目因知密,游鳞不漏纤”,诗人通过“张目”和“游鳞”两个词语,把鱼的警觉性和罾网的细密联系起来,形象地描绘出捕鱼过程中的紧张气氛。
紧接着的“急收防力跳,轻语怕惊潜”,生动刻画了捕捞时紧张而小心的情景:当察觉到有鱼儿上钩,诗人急忙收起力量防止鱼儿挣脱;同时,还小心翼翼地低声说话,生怕惊吓到其他的鱼儿。
最后两句,“持去全家乐,盈盘鲙缕甜”,则描述了捕到鱼后的喜悦:把捕获的鱼拿回家,全家人共享这顿美味的鲙缕盛宴。这里的“甜”,不仅指味道上的甜美,更是指生活中的甜蜜与幸福。
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诗人通过对罾鱼过程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他的勤劳与智慧,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罾鱼》是宋朝诗人赵抃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279年间的宋仁宗时期(1023-1063年在位),正值宋朝中期。
赵抃在任益州知州期间,为官清廉,疾恶如仇,深受百姓爱戴。他在与民休息、惩治腐败的同时,还关注民生问题,通过诗歌表达出对民间疾苦的关注。
《罾鱼》描绘了农民在浅水捕鱼的过程,体现了当时渔民的辛苦生活。这一时期,宋朝正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但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和官僚机构的腐化,民间的生活仍然艰难。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