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寺醉归却寄同坐
江村古寺偶闲行,一饮全疑酒有灵。
水底屈原应大笑,我今独醉众人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边古寺里偶尔漫步闲游,
举杯畅饮,感觉这酒仿佛充满了神奇的力量。
水底的屈原应该会为此发笑吧,
我现在沉醉在这美酒之中,而众人却清醒着。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江村:指江边村落,这里借指诗人和朋友聚会的地方。
2. 古寺:指古老而著名的寺庙。
3. 偶闲行:偶然抽闲出来走走。
4. 全疑:完全怀疑。
5. 酒有灵:指酒的神奇作用,能使人陶醉其中。
6. 水底屈原:这里指诗人用屈原的典故来自比。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他主张改革政治,但遭到贵族的反对和排挤,最后在流放中投汨罗江而死。这里暗示诗人有着与屈原相同的孤独和不被理解的心境。
7. 大笑:指诗人用屈原的典故来嘲讽世俗之人的清醒。
8. 独醉:指诗人在世俗之人面前显得孤单和醉酒的状态。
9. 众人醒:指世俗之人并未像诗人那样深入思考社会问题,而是保持清醒状态。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词,诗人在江村古寺偶然间感受到人生的空灵与宁静,他渴望沉醉在这美妙的时光之中。诗人将屈原与自己作比,暗含他对现实社会的清醒认识。尽管众人的行为可能令世俗所认同,但诗人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整首诗流露出诗人的孤独与傲岸,以及对美好事物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游寺醉归却寄同坐》是宋代诗人李觏所作。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60年左右,这个时期正是北宋中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
在这个特殊时期,李觏作为一位颇有影响力的文人学者,其人生际遇颇为丰富。他学识渊博,关心时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但仕途坎坷。尽管他曾任国子监直讲、太学助教等职,但因时局动荡及自身性格等因素,他的官职始终未能得到提升。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无奈,这种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李觏生活的时代,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斗争激烈。由于王安石变法运动的推动,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李觏作为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对于变法持谨慎态度,认为改革需要稳健推进,不能急于求成。这种观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