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赋刘仲高高斋诗

标题包含
赋刘仲高高斋诗
先生言语妙天下,向来太学传芬芳。 当时品目入前辈,后生籍籍窥余光。 立谈一见便相可,交无新旧合则章。 别来几何岁月忙,我已三变变沧浪。 子才如许犹绿裳,宜参公卿升庙堂,何为高斋尚翱翔。 悬知公意非自高,自高自圣渠作狂。 泰山北斗不自赞,琼株玉树绝否臧。 用则伊周冠百王,直道而行气益昌。 不用两龚或退藏,直道而去括智囊。 用与不用俱徜徉,使妇无裈非吉祥。 世人言高不著本,但欲困苦邻饥尪。 不知舒卷重在我,尊为帝师初未妨。 先生年来力学道,等观穷达如炎凉。 屈伸有命不足论,要保胸中百炼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饶节,字德操,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饶鲁是当时著名的学者。饶节年轻时曾入仕为官,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从此开始潜心研究学问,尤其擅长诗词和书法。 他的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先生的言语非常美妙,一直在太学里传播着芬芳。 在当时被列为前辈的级别,使得学生们都渴望得到他的教导。 仅仅通过交谈就能感到相投,无论新老朋友都能互相欣赏。 分别之后,度过了繁忙的岁月,我已经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化。 您的才华依然出众,应该可以胜任朝廷的职位,为何还在高处盘旋? 我知道您并非自命清高,而是有自己的准则和态度。 您就像泰山的北斗星一样谦逊,不会去评价自己的成就。 如果被任用,您会成为超过历代君王的领导者,坚持正义会使您更加强大。 如果没有被任用,您也会毫不犹豫地离开,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无论是被任用还是不被任用,您都会保持自己的信念,而不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世人所说的清高并不是根本,只是想要折磨那些不如自己的人。 他们并不知道真正重要的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是成为皇帝的老师。 先生近年来致力于学习道义,对待穷困和显达的态度像看待天气的变化一样自然。 命运的起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保持内心的坚韧不拔。
去完善
释义
1. 立谈:站着谈论,形容言谈举止间的相交。 2. 三变:多次改变,表示时间的流逝。 3. 沧浪:取自屈原的《离骚》,表示世事变幻无常。 4. 绿裳:绿色的衣裳,象征生机盎然的景象。 5. 公卿:指朝廷大臣,这里寓意着诗人的政治抱负。 6. 翱翔:在空中飞翔,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7. 自高自圣:过分抬高自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8. 泰山北斗:指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佼佼者,比喻德高望重的人。 9. 琼株玉树:形容优美的诗文作品。 10. 否臧:评价好坏,这里指对作品的评论。 11. 伊周:伊尹和周公,古代贤能的宰相,这里指有才干的政治家。 12. 冠百王:在众多君王中位居首位,比喻非常出众。 13. 直道而行:坚持正确的道路前行,这里指公正无私地做事。 14. 两龚:指东汉时期的两位隐士,这里指隐居的学者。 15. 括智囊:收集智慧的方法,这里指学习积累。 16. 使妇无裈:俗语,意为家中贫穷,无法给妇人制作内裤,这里指生活贫困。 17. 邻饥尪:邻居饥饿的样子,这里指百姓的生活困苦。 18. 炎凉:指天气的变化,这里比喻人生的富贵贫贱。 19. 屈伸有命:命运无常,指人生起起伏伏。 20. 百炼刚:经过千锤百炼的铁石,比喻坚定的意志。
去完善
赏析
饶节的这首《赋刘仲高高斋诗》,通过对刘仲高的赞美和描绘,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解。诗人认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应保持自身的品格和原则,不被世俗所困。他以刘仲高为例,表达了对这位才子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借此表达了他的哲学思考和人格追求。 首先,诗人强调刘仲高的才华横溢,他的言语之美足以传遍天下,这使得他在太学中独领风骚,受到了前辈和后生的广泛赞誉。这表明诗人对于学识和才情的尊重与认可。 接着,诗人描述了刘仲高的交际风格,他能够与各种各样的人相处融洽,无论是新朋友还是老朋友,都能得到他的欣赏和接纳。这种善于与人沟通、包容他人的品质,使得刘仲高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后,诗人通过自述自己人生的变化,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和对世事的无常的认识。尽管岁月匆匆,诗人已历经沧桑,但他依然保持着对刘仲高的敬意和欣赏。这也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豁达态度。 接下来,诗人以刘仲高的才华和品德作为例证,强调了真正的公卿之才应该具备的品质。他认为,刘仲高的才华犹如绿裳,适宜于在庙堂之上施展才能,而非在高斋之中独自翱翔。这意味着诗人认为,真正有才华的人应该投身于国家和社会,为国家繁荣做出贡献。 紧接着,诗人通过对刘仲高的评价,揭示了真正的君子应该具备的品质。他认为,刘仲高并不自高自大,而是始终保持谦逊和敬畏之心。他把自己比作泰山的北斗,意味着他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夸,反而更加低调和内敛。这种品质,正是诗人所推崇和尊敬的。 随后,诗人以刘仲高的形象为例,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态度的看法。他认为,无论是被任用还是不被任用,都应该保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受外界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诗人通过对刘仲高的赞美,表达了他对于知识和学问的态度。他认为,知识的获取和运用,应该以个人的品行和道德为基础,而不是为了追求名利或者权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识的力量,发挥知识的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赋刘仲高高斋诗》是宋代诗人饶节在公元1157年左右创作的诗歌。当时正值南宋时期,政治腐败,战乱不断,文人墨客多抒发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情怀。 饶节生活在这个动乱的年代,曾参与抗金义军,后因战败而归隐江湖。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既有过建功立业的热血青春,也有过隐居山林的淡泊岁月。这种复杂的人生体验使他在诗歌中表达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在创作这首诗时,饶节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尽管他曾怀揣报国之志,但最终未能实现抱负,只能寄情山水,以诗歌寄托愁绪。他通过赞美刘仲高的高斋诗,表达了自己对志同道合的诗友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达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却又无奈归隐的心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