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忙古参政造金塔盛舍利

标题包含
忙古参政造金塔盛舍利
撒下摩尼六七颗,涌高窣堵十三层。 分明一点钧心现,岂是黄金炼得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可湘,法号释可湘,俗名李瑞清,字仲麟,号梅庵、阿梅。1867年生于江苏淮安,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书画家、诗人。 释可湘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后进入翰林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洒落弥勒佛六七尊,挺拔高塔有十三层。 清楚呈现一点慈悲心,哪里只是黄金能炼成。
去完善
释义
1. 忙古参政:指元朝时期的一位官员,名字已不可考。 2. 造金塔:建造金色的佛塔。 3. 盛舍利:安放佛教高僧的舍利。 4. 撒下摩尼:撒下摩尼珠,摩尼珠是佛教中的一种宝物,代表着光明与智慧。 5. 六七颗:数量词,表示6或7个。 6. 涌高窣堵:形容佛塔的高耸壮观。 7. 十三层:描述该金塔共分为13层。 8. 分明:清楚、明显。 9. 一点钧心:比喻强烈的信仰之心。 10. 炼得成:经过冶炼而成的。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是描绘忙古参政建造金塔盛放舍利的情景。首句“撒下摩尼六七颗”中的“摩尼”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种宝石,这里用来象征舍利子。诗人用“撒下”一词,形象地描绘出舍利子被放置在金塔中的场景。接着的“涌高窣堵十三层”描述了金塔的高耸壮观,其中“十三层”象征着佛界的至高无上。颔联通过对比突出了舍利的尊贵和金塔的宏伟,同时传达了舍利子并非普通黄金能造就的独特品质。颈联“分明一点钧心现”则是对舍利子来源的揭秘——那分明是一颗融入菩萨慈悲之心的舍利子。尾联“岂是黄金炼得成”表达出诗人对舍利子由衷的敬畏,同时也揭示了舍利子不可以用金钱衡量的珍贵价值。整首诗既体现了佛教教义的深刻内涵,又彰显了诗人对宗教艺术的独特领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