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鸳瓦初凝霜粟。
冰笋旋裁春玉。
巧思化东风,唤省蕊红枝绿。
清淑。
清淑。
会有蜂栖蝶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鸳鸯瓦上刚开始凝结着如霜的露水。
冰笋般的柳絮迅速裁剪出春天的玉叶。
巧妙的构思随着春风到来,唤醒了花蕊的红艳和枝叶的翠绿。
清新脱俗。
清新脱俗。
这里必会引来蜜蜂栖息、蝴蝶留宿。
去完善
释义
1. 鸳鸯瓦:指成双成对的瓦片。这里指屋顶的瓦片。
2. 霜粟:霜冻后的禾穗。这里形容屋顶瓦片上的霜。
3. 冰笋:即冰凌。这里形容春天冰雪融化时像竹笋一样垂下的冰块。
4. 春玉:春天的玉石。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冰块。
5. 唤省:唤醒,使人明白。这里指春风吹过,使花朵和绿叶醒来。
6. 清淑:清新美好。这里形容春天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如梦令》是宋代诗人赵彦端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景色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鸳瓦初凝霜粟”一句,以鸳鸯瓦上的霜粟为引子,展现出一幅冬日景象。霜粟,即瓦片上的霜花,形象地描绘出冬天寒冷的气氛。
“冰笋旋裁春玉”则描述了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到来。冰笋,指冰雪消融后的春笋;春玉,象征春天的美好。这两句诗表达了季节更替、万物复苏的景象。
“巧思化东风,唤省蕊红枝绿”,诗人用巧妙的构思,将东风拟人化,使之唤醒沉睡的花蕾,使枝头重新焕发生机。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情。
“清淑。清淑。会有蜂栖蝶宿。”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蜜蜂蝴蝶在花朵上栖息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清淑,意为清新秀美,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如梦令》是南宋诗人赵彦端的一首词。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难以考证。然而,我们可以在其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方面加以探讨。
赵彦端(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他是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历任知县、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职。他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但同时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以婉约、清丽著称,这首《如梦令》就是其中之一。
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呼吁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赵彦端也不例外,他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家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南宋时期的文学创作受到辛弃疾、陆游等豪放派诗人的影响,诗人们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赵彦端的这首《如梦令》虽然风格婉约,但也蕴含着对家国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