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草木虫鱼咏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草木虫鱼咏二首 其二
蓬在麻中应自直,茑生松下亦能高。不关若辈工攀附,物理由来系所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生长在麻丛中的蓬草应当自己挺拔直立,茑萝生长于松树下也能长得高大。这并不是因为它们善于攀爬依附,而是因为它们各自的生长环境与规律所致。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蓬草和茑鸟为例,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物的观察和理解。首先,诗人提到蓬草虽然生长在杂乱的麻丛之中,却依然能够保持直立生长;而茑鸟虽生于松树之下,却也能够攀援而上,到达高处。这些现象表明,蓬草和茑鸟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向上的精神。 接着,诗人指出,这些生物的成长并不依赖于他人的帮助,而是依靠其自身的努力和天赋。这表明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诗人认为,无论是蓬草还是茑鸟,它们的生长环境并不优越,但它们依然能够茁壮成长,这便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最后,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每个人都应该像蓬草和茑鸟那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是这首诗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草木虫鱼咏二首 其二》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安仁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时期,大约在公元700年至800年之间。 在那个时候,许安仁生活在唐朝盛世的末期,社会相对稳定,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也隐藏着一些问题,如宦官权力逐渐扩大,地方割据势力日益严重等。这些现象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作为一位诗人,许安仁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同情心,关注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他的这首《草木虫鱼咏二首 其二》中,他以草木和虫鱼为对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的关爱之心。这首诗既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生灵的关注,显示出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