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道中
少室峰头晓月沈,千家城郭淡阴阴。五更鸡唱残星灭,马上看山过少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少室山的山峰上,清晨的月亮渐渐落下;千家的城市和乡村都笼罩在淡淡的阴影中。五更时分,鸡鸣响起,天空中的星星逐渐消失;骑马走过少林寺,沿途欣赏着美丽的山景。
去完善
释义
1. 少室:指少室山,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部,是中国五岳之一的嵩山的一部分。
2. 晓月:清晨的月亮。
3. 沈:沉没。这里可以理解为月亮落下去,天亮起来。
4. 千家城郭:形容城市规模大,人口众多。
5. 淡阴阴:形容天气阴凉,阴气重。
6. 五更:古代夜间分为五个更次,五更为最后一个更次,通常在天快亮的时候。
7. 鸡唱:鸡鸣报晓。
8. 残星:快要消失的星星。
9. 少林:指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室山的北麓,是中国禅宗祖庭,享有“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骑马经过少室山时的所见所闻。首句“少室峰头晓月沈”,通过描述少室山峰上的晓月沉落,展现了黎明时分的美景。接下来“千家城郭淡阴阴”,则描绘了城郭中的千家万户在淡淡雾气中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
第三句“五更鸡唱残星灭”,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推移,五更时分,雄鸡报晓,星辰逐渐暗淡,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最后一句“马上看山过少林”,则是诗人在马背上欣赏沿途的风景,穿过少室山时的心情写照。
整首诗以时间为线索,从晓月沉落到雄鸡报晓,再到过山而过,生动地展示了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画卷。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典型的意象,如晓月、晨雾、星辰、鸡唱等,使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少室道中》是唐朝诗人许安仁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746年,此时正值唐朝开元盛世晚期,国家繁荣昌盛。
诗人许安仁生活在这个时代,他曾在京城长安担任御史一职,后因故被贬谪至河南地区。在遭贬期间,许安仁游历了少室山,并在山中道中留下了这首诗歌。
少室山位于河南登封市境内,是中国五大名山之一,以道教文化著名于世。在这首诗中,许安仁通过对山中风物、景致以及四季变换的描绘,展示了少室山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自然景观。然而,许安仁并非单纯地欣赏自然之美,他的内心还蕴藏着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宦海浮沉的厌倦。这种心境体现在“远望令人悲”一句中,透露出他在政治挫折后内心的无奈与苦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