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梅仙祠

标题包含
梅仙祠
汉尉垂纶处,遗风事可传。 林深飞鸟入,水隔小桥连。 道室幽如许,山花晚倍妍。 到来心志静,不复有尘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汉代渔父垂钓的地方,留下的故事值得流传。 树林幽深让鸟儿找到了家,水隔着小桥连接着两岸。 这里的小道房幽静深邃,山里的花朵在傍晚时分更加美丽。 来到这里心情平静下来,仿佛远离了尘世的纷扰。
去完善
释义
1. 汉尉:汉代的县尉,这里指的是梅福,曾任南昌县尉。 2. 垂纶:垂钓。 3. 遗风:留下的风范。 4. 林深:树林深邃。 5. 飞鸟入:指鸟儿飞进树林深处。 6. 水隔小桥连:隔着溪水有一座小桥连接着。 7. 道室:道士的居室。 8. 幽如许:如此幽静。 9. 山花:山中的野花。 10. 晚倍妍:晚上显得更加美丽。 11. 心志静:心境宁静。 12. 尘缘:世俗的缘分。
去完善
赏析
《梅仙祠》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隐逸之情的诗。诗人赵公豫以汉代的梅福自比,通过对汉尉垂钓之处的描绘,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句中的“遗风”意指梅福的风雅韵事。在“林深飞鸟入,水隔小桥连”两句中,诗人巧妙地将远近景物融为一体,呈现出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林景色。同时,诗人通过“道室幽如许,山花晚倍妍”的描写,表达了道观的神秘与宁静以及山林花卉的美丽。最后,“到来心志静,不复有尘缘”两句则以自省的姿态,传达出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心境,即心灵得到净化,暂时忘却世俗纷扰。全诗具有深厚的哲理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是古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梅仙祠》是清朝诗人赵公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清朝时期,大约在18世纪至19世纪之间。在当时的文人墨客中,有许多人都对梅仙祠表示敬意和赞美之情,而赵公豫就是其中之一。 赵公豫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清朝盛世的末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但在文学、艺术等领域依然保持着很高的水平。赵公豫作为一位士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他常常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赵公豫的人生际遇也颇有些曲折。他曾担任过官员,但因性格耿直,不愿与权臣同流合污,最终被贬为庶民。这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沧桑。然而,这也使他更加坚定了内心的信仰,他坚信“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赵公豫写下了这首《梅仙祠》。在这首诗中,他以梅仙祠为主题,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慨。他用梅花的高洁品质象征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坚守。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他对梅花的热爱,更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