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古梅

标题包含
古梅
古折何如此,吾知本自根。 历年香不改,易世骨犹存。 祇守芳心淡,宁期俗士扪。 逢春百卉艳,对此似儿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原文:古折何如此,吾知本自根。历年香不改,易世骨犹存。祇守芳心淡,宁期俗士扪。逢春百卉艳,对此似儿孙。 译文:古老的历史为何如此,我知道它源自根本。经过多年香气依旧未改,历经世代骨骼仍然留存。只愿坚守内心的美好,并不期望被世俗之人触碰。每逢春天百花争艳,面对这些就像看到子孙后代一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古折:指古梅的枝干。 2. 本自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来源。 3. 历年:指经过许多年。 4. 香不改:指古梅的香气依然如故。 5. 易世:指改朝换代。 6. 骨犹存:指古梅的树干仍然存在。 7. 祇守:只是坚守。 8. 芳心淡:指古梅的心意淡薄。 9. 宁期:岂料。 10. 俗士:平庸之人。 11. 扪:抚摸。 12. 百卉艳:各种花卉艳丽。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古老梅花的诗作。诗人以梅花为题,表达了对于生命、自然与时间的哲思。 第一句“古折何如此”,表明梅树历经风霜,枝条苍老曲折。然而,诗人却通过接下来的诗句表达出梅树的坚韧和不屈:“吾知本自根。”这句意味着,尽管梅树已经年迈,但其生命之源仍在。 接着的“历年香不改,易世骨犹存”两句中,诗人强调梅花的香气持久不变,即使在世代更迭之后,其傲骨依然存在。这里的“香”和“骨”象征了梅花的品质和精神。 “祇守芳心淡,宁期俗士扪”两句则表达了梅花保持自身纯净的心态,不屑于迎合世俗的口味。这里的“芳心淡”代表梅花的淡泊和孤高,而“宁期俗士扪”则是借梅花之口表达自己的清高态度。 最后,在“逢春百卉艳,对此似儿孙”中,诗人通过与春日百花争艳的场景相对照,体现出梅花的风度和气节。在这里,“儿孙”一词表示梅树的新生代,它们继承了古梅的品质和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古老梅花的描绘,赞美了其坚韧不屈、芳香恒久以及遗世独立的精神特质。同时,诗人也借此传达出自己对于生命哲学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梅》是清代诗人赵公豫的一首描绘梅花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清朝中期,大约在18世纪中叶。 在这个时期,赵公豫的生活经历丰富多彩。他曾担任过知县、知府等地方官职,对于民生有着深刻的了解。他热爱自然,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滴,以此作为创作的灵感。在他的诗歌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在清朝中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封建制度逐渐稳固,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文人墨客们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同时,这一时期的文化氛围浓厚,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赵公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他的个人情感和人生感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