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访滕王阁旧址

标题包含
访滕王阁旧址
滕王高阁已尘埃,故老犹传结搆材。 南浦寒潭秋月浅,西山爽气晓风开。 韩公碑碣生苔藓,王子文章没草莱。 举目章江多落寞,萧萧云树总堪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滕王阁已经蒙上了一层灰尘,但老一辈的人们仍然在传承着它的建筑技艺。 南浦的寒潭和秋月一样宁静,西山的爽朗之气在清晨的风中展开。 韩愈的碑文在青苔上生长,王子的文章却被埋藏在草丛之中。 看着章江水静静流淌,令人感到无尽的寂寞;萧瑟的云彩和树木,总是让人感叹不已。
去完善
释义
1. 滕王:唐朝时期的滕王李元婴,他曾修建滕王阁; 2. 高阁:指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东岸; 3. 尘埃:意指滕王阁已破旧不堪; 4. 故老:指当地的老百姓; 5. 犹传:还传说着; 6. 结搆材:建筑用的木材; 7. 南浦:地名,现在的南昌市附近; 8. 寒潭:寒冷的池塘; 9. 秋月:秋天的月亮; 10. 浅:微弱,暗淡; 11. 西山:西山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西; 12. 爽气:清新的空气; 13. 晓风:清晨的微风; 14. 韩公:唐代诗人韩愈; 15. 碑碣:古代墓碑上文字; 16. 苔藓:青苔等低等植物; 17. 王子:即滕王李元婴; 18. 文章:此指滕王阁的建造与设计; 19. 没草莱:被野草覆盖; 20. 章江:赣江上游的一条支流; 21. 落寞:冷落萧条; 22. 萧萧:风声; 23. 云树:云雾中的树木; 24. 总堪哀:总是令人感到悲伤。
去完善
赏析
《访滕王阁旧址》是一首描绘滕王阁昔日辉煌和今日萧条景象的古诗。诗人通过对滕王阁、南浦、西山、韩公碑碣、王子文章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此地历史的缅怀和对现状的惋惜之情。 诗的首联“滕王高阁已尘埃,故老犹传结搆材”,描述了滕王阁的衰败景象,但仍有老人讲述着它曾经的辉煌。此联以“尘埃”与“犹传”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历史遗迹的关切与痛心。 颔联“南浦寒潭秋月浅,西山爽气晓风开”,描绘了滕王阁周围的景色。月色的朦胧、山风的清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对古迹的眷恋之情。 颈联“韩公碑碣生苔藓,王子文章没草莱”,提及了韩愈和王勃两位著名文人。苔藓蔓延的碑碣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而荒草丛生的文章则暗示了昔日的繁华已成为过去。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思考。 尾联“举目章江多落寞,萧萧云树总堪哀”,表达了诗人站在章江边,看到眼前的荒芜景象时的心情。“落寞”与“堪哀”传达出诗人对滕王阁旧址现状的无奈与悲伤。 综上所述,这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出诗人对滕王阁旧址的深情关注与缅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访滕王阁旧址》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赵公豫所作,创作于清朝道光年间(约公元1820年-1850年)。 赵公豫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官员,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滕王阁旧址的敬仰之情。这个时期,赵公豫在官场上的生涯起起伏伏,曾担任过知县、知府等职,但因直言敢谏,多次受到贬谪。他的一生都在努力践行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对国家和民族抱有深沉的热爱。 在清朝道光年间,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一方面,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国势日衰;另一方面,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也日益加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赵公豫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