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林寺
山径纡徐上,行吟喜自如。
苍松夹道路,翠竹绕门闾。
是处无纷扰,到来怀隠居。
南朝碑尚在,遗事信非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路曲折蜿蜒,边走边唱心情舒畅。两边松树夹道相送,翠绿竹林围绕房前屋后。这里没有纷纷扰扰,来到此地心生隐居之意。南朝的石碑依然还在,遗留下来的故事确实不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鹤林寺:位于南京市钟山之北的鹤林精舍,原名幽栖寺。赵公豫诗中提及“南朝碑尚在”,南朝是指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地区,即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
2. 山径纡徐上:山径,山路;纡徐,指弯弯曲曲、曲折婉转的山间小路。
3. 苍松夹道路:苍松,青翠的古松树;夹道,夹着道路两边。
4. 翠竹绕门闾:翠竹,绿色的竹子;门闾,家门口。
5. 是处无纷扰:此处,指鹤林寺一带;纷扰,指吵闹、纷争与扰乱。
6. 怀隠居:怀想隐居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赵公豫的《鹤林寺》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鹤林寺周边环境的所见所感,充满了隐逸高洁的气息。首先,诗人以“山径纡徐上”开篇,暗示自己正在缓缓地登山,显得十分从容不迫。接下来的两句“行吟喜自如”和“苍松夹道路”则描述了在沿途行走的过程中,不时发出愉悦的歌声,以及欣赏两旁苍翠的松树所带给他的喜悦之情。而“翠竹绕门闾”则进一步展现了鹤林寺周边景色宜人的环境。接下来的四句,诗人更是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宁静生活向往之情,并感叹这里没有任何纷扰,是一个理想的隐居之地。最后两句“南朝碑尚在,遗事信非虚”则让读者了解了鹤林寺的历史背景,同时传达出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鹤林寺周围环境的所见所感,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鹤林寺》是清代诗人赵公豫的一首描绘寺庙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正值康乾盛世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代,国家繁荣昌盛,社会相对安定,文化艺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赵公豫生活在这一时期,他的人生际遇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没有取得功名。这使得他对官场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厌倦,转而投身于诗歌创作,以抒发内心的情感。在游历了鹤林寺后,他写下了这首描绘寺庙风光的诗篇。
在《鹤林寺》这首诗中,赵公豫通过对鹤林寺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宗教信仰和对寺庙宁静氛围的向往。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厌恶和对平静生活的渴望。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赵公豫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在那个时代所面临的人生困境和理想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