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潋滟溪光似辋川,新荷出水更嫣然。
为言全盛红颜女,莫折花枝入画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波光粼粼的小溪犹如风景如画的辋川,新生的荷叶在水面涌现更显娇美。传说当年美丽的女子们从未离弃这里,请别让她们折断花草登上画舫。
去完善
释义
1. 潋滟:水波荡漾貌。这里形容溪水流动的样子。
2. 辋川:位于今陕西省蓝田县南的辋峪河上,唐代诗人王维在此建有别墅,因以名篇。这里指美丽的自然风光。
3. 新荷:初生的荷叶。
4. 出水:从水中出来。
5. 嫣然:娇美可爱的样子。这里形容荷花鲜艳美丽。
6. 全盛:最繁盛的时期。这里指青春年华。
7. 红颜女:年轻美丽的女子。
8. 花枝:花朵。这里指莲花。
9. 画船:装饰华丽的小船。
去完善
赏析
赵公豫的《采莲曲》以绮丽的笔墨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以及采莲女子的婀娜姿态。首句“潋滟溪光似辋川”化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意境,将清澈的溪流与明媚的阳光完美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次句“新荷出水更嫣然”则是对采莲女子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通过荷叶出水这个细节描绘出荷塘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现出采莲女子的活泼可爱。她们在水中穿梭自如,采莲时的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与周围的自然景色相映成趣。
诗的三、四句则是作者的感慨与提醒:“为言全盛红颜女,莫折花枝入画船。”这是对采莲女子们的美好祝愿,希望她们能够珍惜自己的美丽青春,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折损了荷花的高洁品质。同时,这也是对采莲女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期许,希望她们能够在劳动中找到生活的真谛,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总的来说,赵公豫的这首《采莲曲》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是一首独具匠心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采莲曲》是清朝诗人赵公豫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清康熙年间。在这个时期,赵公豫作为一名文人,生活在江南地区的繁华都市,对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的了解。
在这段时间里,赵公豫的人生际遇并不平坦。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失利,但并未放弃对文学的热爱。他游历江南各地,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记录下江南水乡的美景和生活场景。在这个过程中,他与当地的文人墨客结交,共同探讨诗歌创作的技巧和理念。
在赵公豫所处的时代,清朝已经进入鼎盛时期,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江南水乡风光秀丽,人们的生活富足安宁。然而,随着社会的繁荣,封建礼教逐渐束缚人们的思想,对文人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赵公豫在创作《采莲曲》时,一方面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美景的热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