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墓 其一
操技颇称良,全身苦不早。
堪嗟魏老瞒,今亦同枯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操技:指华佗的医术技能。
2.颇:很,相当。
3.称良:被评为优良。
4.全身:保全身体,指华佗医术高明的体现。
5.苦不早:遗憾未能早点施行医治。
6.堪嗟:叹息,感叹。
7.魏老瞒:指的是曹操,他字孟德,封号魏公。这里用“老瞒”作他的称呼,有嘲讽的意味。
8.今亦同枯槁:指现在曹操也如同草木一样枯萎了,寓意他也已死去。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华佗的挽诗。诗人以华佗高超的医术和过早去世为引子,感叹年华易逝,生命无常。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表达了对魏武帝曹操的批评与讽刺,因为正是曹操的疑心病导致了华佗的死。通过对比两位历史人物的命运,诗人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人世的沧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华佗墓 其一》是明朝诗人赵公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华佗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医疗状况。
创作时间为明朝末年(公元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这是一个政治腐败、战乱频仍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战争和瘟疫的影响,民众的生活困苦,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华佗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医术高超,曾为许多病人解除了病痛。然而,他在世时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最终在狱中被害。赵公豫有感于此,写下了这首悼念华佗的诗篇。
在创作这首诗时,赵公豫正处在一个人生的低谷期。他曾任朝廷官员,后因直言不讳,触怒了权贵,被贬谪到地方任职。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对华佗的遭遇产生了深刻的共鸣,也对当时的医疗现状表示了忧虑。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明朝末年,科举制度逐渐腐朽,士人阶层的价值观发生扭曲,对知识的尊重和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大大降低。这使得像华佗这样的民间名医,尽管有着卓越的医术,却无法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这也是赵公豫在这首诗中表达出的感慨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