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洪
吕梁篱落走鸡豚,小泊扁舟日已昏。
极目黄流来汴泗,有情明月匝烟村。
隄长柳密巢归鸟,水急风高浪打门。
此去彭城知不远,凭今吊古我思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吕梁一带的农村里有鸡猪走动,我的小船暂时停靠在扁舟之地,太阳即将落山。向远方望去,黄河水流淌过来与汴水、泗水汇合;有情的明月照耀着烟雾笼罩的小村庄。堤坝上柳树茂盛,是归鸟的栖息地;水流湍急,风起浪涌拍打城门。从这里到彭城应该不远了,想当年吊古思今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去完善
释义
《吕梁洪》注释:
1. 吕梁:即吕梁山,位于中国山西省西部。
2. 篱落:用竹子、树木等编成的围墙,这里用来形容村落的外围。
3. 鸡豚:指鸡和猪,泛指家禽家畜。
4. 小泊:短暂停留,临时靠岸。
5. 日已昏:太阳已经落山,天色昏暗。
6. 黄流:黄河水流。
7. 汴泗:汴水和泗水的并称,都是古代黄河的支流,这里用来比喻黄河的水流。
8. 有情:富有情感,饱含深情。
9. 明月:明亮的月光。
10. 匝:围绕,环绕。
11. 堤长:堤岸很长。
12. 柳密:柳树茂密。
13. 巢归鸟:鸟儿在树上筑巢栖息。
14. 水急:水流湍急。
15. 风高:风力强劲。
16. 浪打门:波浪拍打岸边。
17. 彭城:即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
18. 凭今吊古:借今日之事怀念古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吕梁洪的所见所感。首联通过描写吕梁洪的地理环境和生活场景,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面。颔联则通过“黄流”和“明月”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颈联通过对堤岸、柳树、归鸟等景物的刻画,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尾联则以“彭城”为引,引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深沉的历史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公豫的《吕梁洪》是清朝时期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康熙朝,国家逐渐稳定,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文化艺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此时,赵公豫作为一名有才华的文人墨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着深深的热爱。在一次游览吕梁洪时,他被这里的壮观景象深深打动,写下了这首《吕梁洪》。
吕梁洪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一带,是一条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的河流。赵公豫通过对吕梁洪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通过对吕梁洪的赞美,传达出了对自然力量以及宇宙规律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