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偕冷世修游顶山广福院

标题包含
偕冷世修游顶山广福院
山寺寂无僧,空门白云冷。 惟有寒松枝,悠然照潭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中寺庙寂静无声,僧人踪迹杳然; 唯有那空旷的门庭和天空的白云,一片清冷景象。 此时只有寒冷的松树,静静地映在潭水之中。
去完善
释义
"广福院":寺庙名,即题目中的广福院,位于浙江宁波的顶山。 "山寺":指广福院所在的顶山寺。 "寂无僧":形容广福院此时无人居住,显得很寂静。 "空门":佛教用语,指僧人出家,断绝尘缘的门径。 "白云冷":写山顶上的白云犹如被寒冷的天气冻住一般。 "惟有":只有。 "寒松枝":寒冷的松树树枝。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 "照潭影":在潭水中映出树影,是景色的描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赵公豫在游览顶山广福院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寺院寂寥、空门白云的景象,并通过“山寺寂无僧”这一表达,表现出诗人对于寺庙的荒凉感以及自身的孤独之情。同时,通过“惟有寒松枝,悠然照潭影”描绘出寒冷的松树在水中映出的倒影,与上句相互呼应,以“冷”为基调,体现出一种寒冷、宁静的氛围。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展现诗人内心情感与独特视角的诗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公豫的这首《偕冷世修游顶山广福院》创作于清朝时期。 在清朝康熙年间,江山如诗如画。诗人赵公豫是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典型代表,他与好友冷世修一起游览了顶山广福院。他们以山水为友,以诗文为缘,常常相邀游历名山大川,这次顶山广福院的游历就成了他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之一。在这首诗歌中,他用生花妙笔描述了他们眼中的美景和心中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清朝康熙年间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在这个时代,科举制度仍然占据重要地位,文人墨客们以读书、作诗、交友为荣。他们在游历山水的同时,也在寻找心灵的慰藉和生活的真谛。这种生活方式虽然看似闲适,但实则蕴含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责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