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书建州刺史鲍祗劝农诗后

标题包含
书建州刺史鲍祗劝农诗后
使君劝稼泛清溪,才问高田又及低。 蛙鼓鸣畦芳草际,鶑梭掷柳画桥西。 堪怜南亩波生浪,且喜东庄麦秀齐。 五首新诗发性府,还从老稚慰呼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领导鼓励农耕遍访田园,刚刚询问过高田又关照低洼地。 青蛙在田间嬉戏鸣叫,黄莺穿梭在柳树和桥梁之间。 感叹南边的水波荡漾,欣慰东边的小麦茁壮成长。 撰写了五首描绘丰收景象的诗篇,激励老少共同欢歌笑语。
去完善
释义
1. 建州:地名,即今福建地区。 2. 刺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地方官员,治理一方。 3. 鲍祗:人名,此处指该篇诗歌的作者。 4. 泛清溪:意为顺着溪流广泛地巡视农田。 5. 高田、低田:分别指地势较高的土地和地势较低的土地。 6. 蛙鼓鸣畦:形容青蛙在田间鸣叫。 7. 莺梭掷柳:形容黄鹂在柳树间穿梭飞行。 8. 南亩:南方的农田。 9. 波生浪:形容农田被水淹没的状况。 10. 东庄:东方的村庄。 11. 麦秀齐:麦子长得整齐茂盛。 12. 五首新诗发性府:指作者创作的五首诗抒发感慨。 13. 老稚:老人和小孩。 14. 呼啼:呼唤哭泣,表示焦虑或担忧的情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赵公豫在阅读了鲍祗的《劝农诗》之后创作的。诗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耕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关注和对农民生活的关心。 首联“使君劝稼泛清溪,才问高田又及低。”描述了地方官吏(使君)鲍祗劝导农民耕种的过程。他穿梭于高低不平的农田之间,关心着每一处耕种的细节。 颔联“蛙鼓鸣畦芳草际,鶑梭掷柳画桥西。”通过对青蛙鸣叫、黄莺飞翔等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春播时节乡村生机勃勃的景象。 颈联“堪怜南亩波生浪,且喜东庄麦秀齐。”这一联则揭示了诗人对农耕事业的担忧和欣慰。他感叹南方的水利问题,但又欣喜地看到东庄麦田茁壮成长。 尾联“五首新诗发性府,还从老稚慰呼啼。”表达了诗人通过鲍祗的《劝农诗》引发的感想。他认为这五首诗足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和观点,同时也能够激励农民的劳动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书建州刺史鲍祗劝农诗后》是南宋诗人赵公豫所作。其创作时间为公元1179年前后,正是南宋时期。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兵入侵,国家内外交困,人民生活困苦,农业产量低下,因此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发展农业、增强国力。 诗人赵公豫身处这个时代,深刻理解国家的艰难处境,尤其是农业生产对国家的重要性。他在任建州刺史期间,积极推行劝农政策,鼓励农民种植,提高农业产量。他通过写诗来宣传农业的重要性,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鲍祗是赵公豫的一位同事,也是一位关心农业的官员。他与赵公豫志同道合,共同致力于推动农业发展。他们合作撰写了《劝农诗》,旨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产量。赵公豫在此诗之后也表达了自己对鲍祗的敬意和支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