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知贡举晁迥
礼闱选士古称难,都为升沉咫尺间。
较艺清时公道在,抡材应得惠人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选拔人才的考试向来不易,因为一生的升降往往在此一刹那间决定。而在一个公平的时代中,竞争的方式显得尤为公正无私,选拔出的杰出人才将造福社会。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礼闱:指古代科举考试的地方,即贡院。
2. 古称难:古代认为选拔人才很困难。
3. 升沉:上升或下沉,这里比喻人才的优劣。
4. 咫尺:形容距离近。
5. 较艺:比较才艺。
6. 清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7. 公道在:公平、公正的机会存在。
8. 抡材:选拔人才。
9. 应得:应该得到的。
10. 惠人寰:让天下百姓得到好处。
去完善
赏析
《赐知贡举晁迥》这首诗词是宋代皇帝宋真宗赐予知贡举晁迥的,旨在表达对选拔人才的重视和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期望。其中“礼闱选士古称难,都为升沉咫尺间”反映了古代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困难程度,以及选拔结果对个人命运的重要影响;“较艺清时公道在,抡材应得惠人寰”则表达了一种期许:希望能够在清白、公正的环境中选拔人才,让这些选拔出来的人才能够造福于社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赐知贡举晁迥》是宋真宗赵恒在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发生在宋真宗在位期间,即公元997年至1022年之间。这一时期的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教育得到重视和发展。
诗中的主人公晁迥,是当时著名的文人学者,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左丞等职位,后来被任命为知贡举,负责选拔科举人才。在这个阶段,宋真宗对文人士大夫的重视和礼遇可见一斑。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的北宋正处于承平时期,国家内外均无大的战事。由于北宋初期实行的“杯酒释兵权”政策,使得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相对缓和,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纷纷投身于学术研究和文化创作,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