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酬从叔听夜泉见寄

标题包含
酬从叔听夜泉见寄
梦罢更开户,寒泉声隔云。共谁寻最远,独自坐偏闻。 岩际和风滴,溪中泛月分。岂知当此夜,流念到江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项斯(生卒年不详),字子迁,唐朝诗人。他是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县)人,与同乡张籍、姚合等友善。 项斯在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及第,曾任长安尉。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语言质朴自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梦醒后再次开门,泉水叮咚的声音穿越云朵传来。与谁一起寻找那遥远的远方,独自一人坐在那里静静倾听。山岩边和风轻轻吹过,溪水中倒映着月亮的光辉。谁能知道在这夜晚,思绪已飘向了远方的江河。
去完善
释义
1. 梦罢:指梦醒之时。 2. 更:再,又。 3. 户:窗户。 4. 隔云:隔着云雾。 5. 共谁:和谁一起。 6. 最远:这里指声音最远的地方。 7. 坐:因为,由于。 8. 偏闻:独享听闻。 9. 岩际:山岩的边际。 10. 和风:微风。 11. 滴:水滴声。 12. 泛月:月光洒在水面上。 13. 分:分享,分担。 14. 岂知:怎知,没想到。 15. 当此夜:在这个夜晚。 16. 流念:流动的思念之情。 17. 江濆:江边。
去完善
赏析
《酬从叔听夜泉见寄》是唐代诗人项斯的佳作,该诗抒发了诗人聆听夜泉声音的悠然心境以及怀念故乡的感慨。在这首诗中,项斯巧妙地将梦境、现实与想象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宁静、深邃的氛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梦罢更开户,寒泉声隔云”描绘了诗人在梦境醒来后再次打开窗户,听到了远方的夜泉声。这里用“寒泉”象征清幽与宁静,突显出诗人对生活闲适的追求。而“隔云”则暗示了泉水之遥,为后文描写寻声之旅作了铺垫。 颔联“共谁寻最远,独自坐偏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执着。在寻找夜泉源头的过程中,尽管无人相伴,但诗人仍然独自探索,用心去倾听那遥远的声音。这一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的坚定信念。 颈联“岩际和风滴,溪中泛月分”描述了风拂过岩石时水滴声和月光洒在溪流中的场景。在这里,诗人运用“风滴”和“月分”两个动词将自然界的美景生动地展现出来,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同时,这两个词语也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感悟。 尾联“岂知当此夜,流念到江濆”则是诗人抒发乡愁情感的点睛之笔。此时此刻,诗人的思绪随着流淌的夜泉之声飞向遥远的故乡,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故乡的心情。这一联不仅揭示了诗人对家乡眷恋之情,还凸显了夜泉之声在诗人心中的特殊意义。 总之,《酬从叔听夜泉见寄》以其优美的词句、深刻的寓意及浓厚的情感深深打动读者。诗人通过描绘聆听夜泉的场景,展现了其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哲学的独特见解,使这首诗成为了古代山水田园诗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酬从叔听夜泉见寄》,是由唐代著名诗人项斯所创作的。诗中的“从叔”指的是作者的堂伯父。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唐朝的贞观年间(627-649年),这是一个国家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时代,政治稳定、文化繁荣。 在这个时期,项斯的个人经历也很丰富。他出身贫寒,凭借自身的才华和勤奋努力考中了进士,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哲理内涵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然而,他也因为性格耿直、不善交际而未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项斯的生活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一方面,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另一方面,他又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感到痛苦。这种矛盾的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酬从叔听夜泉见寄》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诗中,作者以夜泉为引子,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他以泉水自山涧流淌、终能汇入大海的意象,寓意自己的才华虽然尚未得到世人的认可,但仍然坚定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