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三首 其三
禅禅,无党无偏。
迷时千里隔,悟在口皮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禅意的理解,不分党派与偏见。
迷茫时感觉相隔千里,领悟则尽在口舌之间。
去完善
释义
"禅禅":这里双写“禅”字,为的是强调佛教禅宗的教义;禅宗主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
"无党无偏":没有偏见,保持中立,意指修行者在修禅过程中要保持中立的心态,不能有所偏向。
"迷时千里隔":迷失方向的时候,即使近在咫尺也会觉得相隔千里;比喻人们在困惑迷茫的时候,往往会感到无法理解或接近事物的本质。
"悟在口皮边":一旦领悟到真理,就能简单地用言语来表达;这句话强调顿悟法门的简捷明快,当人们醒悟过来时,会觉得道理其实非常简单明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僧释有权所作的《偈三首·其三》,以禅意为背景,表达禅宗主张的“见性成佛”的道理。诗人通过简明的语言描述了从迷惑到顿悟的过程。
首句“禅禅,无党无偏”中的“禅禅”是佛教术语,表示“禅定”的状态,诗人使用叠词的方式强调进入“禅定”的重要性。接着说到“无党无偏”,意味着禅定中不应该有党同伐异的思想存在。
第二句“迷时千里隔,悟在口皮边”则形象地描绘出顿悟前后的状态对比。“迷时千里隔”说明了人们在迷惑时的状态,如同相隔千里之外;而“悟在口皮边”则表示一旦顿悟,道理便触手可及,只在一念之间。
总的来说,这首诗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禅宗追求的修行方式,即排除杂念、直达本心的顿悟过程,体现出了释有权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三首 其三》是宋代诗人释有权的一首五言绝句,创作于公元960-1279年的宋辽金时期。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哲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体现了诗人寻求内心宁静和解脱的智慧。
释有权生活在宋朝,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文人墨客们热衷于探讨哲学、文学和艺术,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分支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释有权作为一名禅宗高僧,他的诗歌作品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力求通过简练的文字表达出深刻的哲理。
在这首诗中,释有权以“闲云野鹤”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他告诫人们要像云彩一样无拘无束,像仙鹤一样超脱世俗,从而达到心灵的解脱。这种人生哲学正是禅宗所倡导的,强调个体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物所累,从而达到精神层面的升华。
总的来说,《偈三首 其三》这首诗反映了释有权在宋辽金时期的生活经历以及他对禅宗哲学的独特见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离不开当时禅宗思想的广泛传播和文化繁荣的大环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