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三首 其一
黑漆昆仑把钓竿,古帆高挂下惊湍。
芦花影里弄明月,引得盲龟上钓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深邃如墨的昆仑山上,竹竿被用来垂钓;古老的帆船飘扬在汹涌的河流中。月光透过摇曳的芦花洒在水面上,仿佛吸引着那些盲目的海龟爬上我们的渔船。
去完善
释义
1. "黑漆昆仑":"黑漆"是形容昆仑山深邃的颜色;"昆仑"是中国的一座著名山脉,被认为是神秘的地方,用来象征中国。
2. "古帆高挂下惊湍":"古帆"指的是古代帆船,这里比喻诗人乘船漂流的决心;"惊湍"是迅猛的水流。
3. "芦花影里弄明月":"芦花"指的是芦花湖中白色的芦花;"弄明月"是用明月作乐。
4. "盲龟上钓船":"盲龟"是指生活在深海中的海龟,传说它的寿命非常长,但眼睛已经退化;"钓船"是用来捕捞海龟的船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意象和哲理展示了佛家的慈悲和智慧。首句“黑漆昆仑把钓竿”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在漆黑的夜晚,昆仑山上一位垂钓者独自守候。这里暗示了佛教中的超脱尘世、静观世间的意境。接下来“古帆高挂下惊湍”则进一步描述了激流勇进的景象,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同时也体现出佛教的勇猛精进精神。
第三句“芦花影里弄明月”描绘了垂钓者在月光下的倒影摇曳生姿,映射出佛家所追求的空灵境界。最后一句“引得盲龟上钓船”中,“盲龟”代表的是芸芸众生,他们在茫茫世界中寻找真理,却常常迷失方向;而“钓船”则是佛教引导众生走向解脱之路的象征。这句话传达了诗人希望帮助人们从迷惘中找到正道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三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释有权所作的一组禅诗。这组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
在南宋时期,儒家理学占据主流地位,对佛教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禅宗在经历唐、五代的繁荣后,也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释有权作为一位禅僧,通过他的诗歌表达了内心的感悟和对禅的理解。
释有权在创作这首诗时,正身处江南地区的丛林寺院之中。他可能在诵经、打坐之余,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和禅意的交融,从而产生了写诗的念头。他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他对佛性的领悟和对尘世纷争的超脱之情。
此外,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金兵南下,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人民生活困苦。释有权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或许也在他的诗句中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