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标题包含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下嫁戎庭远,和亲汉礼优。笳声出虏塞,箫曲背秦楼。 贵主悲黄鹤,征人怨紫骝。皇情眷亿兆,割念俯怀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她的婚姻目的地遥远边疆,和亲时我们给了她丰厚的礼物。在那里,胡笳声代替了琵琶,悠扬的箫声回荡在夜空中。美丽的公主思念故乡的黄鹤楼,士兵们却对着千里马怨声载道。皇帝心中挂念着全国人民,他放弃了对公主的思念,决定用怀柔政策稳定边疆。
去完善
释义
1. 金城公主:唐朝时宗室之女,为增进唐与吐蕃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而远嫁吐蕃。 2. 下嫁:这里指将女儿嫁到边远的地方。 3. 戎庭:即吐蕃王庭。 4. 和亲:这里指通过政治联姻以增进两国之间的和平。 5. 汉礼优:这里的“汉”指的是唐朝,“优”意为优待。这句意思是唐朝对这门婚事给予了很高的待遇。 6. 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类似于今天的胡笳。 7. 虏塞:此处指的是吐蕃的边境地区。 8. 箫曲:用箫吹奏的曲子。 9. 秦楼:战国时秦国建的高台建筑。这里借指中原地区的华贵楼阁。 10. 贵主:指金城公主。 11. 黄鹤:喻指离别之苦。 12. 征人:指出征边疆的士兵。 13. 紫骝:骏马名,此处代指出征边疆的将士。 14. 皇情:皇帝的情怀。 15. 眷亿兆:关心亿万百姓。 16. 割念:割舍感情。 17. 俯怀柔:低下头去抚慰臣民。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唐代和亲的诗。郑愔以金城公主远嫁西蕃的史实为背景,通过对一些具体事物的描绘,展现了和亲这一历史事件的壮丽与悲壮。诗歌中的一些具体意象如“戎庭”、“虏塞”、“秦楼”等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如“黄鹤”、“紫骝”,既表达了金城公主的离别之苦,也展示了征人的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格调高远,表达出作者对于和亲政策的深刻理解和深厚同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是唐朝诗人郑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这是唐朝的一个繁荣时期,但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郑愔在唐代中期以进士及第,曾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等职。他在天宝年间因为文才出众受到唐玄宗的赏识,但在政治斗争中失势,被贬为地方官。这段人生经历使得他对于宫廷生活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慨。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唐朝与西域诸族交往的过程中,为了巩固边疆的稳定,唐朝政府采取和亲政策,将金城公主嫁往西蕃。这一事件发生在天宝年间,此时的唐朝国力强盛,对外交流频繁,与西域诸族关系密切。然而,这种关系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国力逐渐衰弱,与西域的关系也日渐疏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