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东窗

标题包含
东窗
徙倚东窗夜未明,悄然幽馆独凝情。 灯摇古壁秋虫怨,露下疏林宿鹤惊。 道在任从时态薄,年加潜觉睡魂轻。 待酬北阙君恩了,归听冰泉落石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1. 早年经历:寇准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寇湘曾担任国子监教授。寇准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在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东边的窗户旁徘徊,夜晚还没有亮起来,我独自在这个寂静的房间里凝聚着情感。灯光摇曳的古老墙壁上似乎映出了秋天的虫子发出的怨恨声音,露水降落在稀疏的树林里,让栖息在那里的鹤都感到惊讶。道路就在那里,不管周围的环境如何变化;随着年龄的增加,我的睡眠似乎变得越来越轻。等到我在北边完成了对君王恩情的回报,我会回到山中聆听那冰泉水滴落在石头上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东窗》:该诗选自宋代寇准的《东窗》。 1. 徙倚(xǐ yǐ):徘徊。 2. 东窗:指窗户的方向朝东。 3. 夜未明:夜晚尚未明亮。 4. 悄然(qiǎo rán):寂静无声。 5. 幽馆(yōu guǎn):幽静的房屋。 6. 凝情(níng qíng):集中精神,全神贯注。 7. 秋虫:秋天的昆虫,如蟋蟀等。 8. 宿鹤(sù hè):栖息的仙鹤。 9. 道在(dào zài):道理在于。 10. 时态(shí tài):时代的风气。 11. 年加(nián jiā):年龄增长。 12. 睡魂轻(shuì hún qīng):睡眠减少。 13. 北阙(běi què):皇宫北方的大门,借指朝廷。 14. 冰泉(bīng quán):清澈的泉水。
去完善
赏析
《东窗》赏析: 首联描述诗人于夜晚独自在东窗边徘徊,表现出孤独、忧郁的心情。诗人以“悄然”与“独凝情”的形象,刻画出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品味生活的况味。 颔联以“灯摇古壁秋虫怨,露下疏林宿鹤惊”展示出秋天的景象。其中,“灯摇古壁秋虫怨”通过描绘灯光摇曳、墙壁上秋虫的哀鸣,反映出秋天的萧瑟和无奈;而“露下疏林宿鹤惊”则展现了清晨露水滋润树林,引来了鹤群的惊艳之景。两者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秋天画卷。 颈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以及面对困难时的高尚情操。诗人坚信道义的力量,愿意听从时代的召唤,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改初衷。同时,“年加潜觉睡魂轻”暗示出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看透世事,心态变得轻松自如。 尾联表明诗人期待有朝一日报答朝廷的恩情之后,便回归山林,聆听山泉流过石头的声音,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里表现出诗人既有家国情怀,又有出世之志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东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寇准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985年左右,正值寇准在朝廷任参知政事期间。在这个时期,寇准经历了宦海浮沉,他曾因刚正不阿而受到皇帝的赏识,但也因直言不讳而遭到排挤。 在公元985年前后,北宋王朝正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当时,宋太宗赵炅和宋真宗赵恒相继执政,国家政治稳重而有序。然而,在这种表面的繁荣背后,实则隐藏着各种问题,如官僚腐败、军事防御薄弱等。寇准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对这些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寇准创作了《东窗》一词。在这首词中,他以“窗前梦短”为引,抒发了自己为国为民忧虑的心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君王治国安邦的期望,希望皇帝能够采纳忠臣的意见,振兴国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