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祥符寺大梅一树临水初开

标题包含
祥符寺大梅一树临水初开
石梁茆屋雨苍苔,春风一笑冰容开。 微澜浸月卧疏影,一枝的皪横江海。 含情不语立雪久,飞步欲去凌波回。 纷纷红紫莫浪出,我欲楚些招归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孙觌(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江苏高邮人。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文人,以文学和书法著称。 孙觌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他在北宋时期科举及第,历任州县官员。靖康之难后,金兵...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石梁茅屋被苍苔覆盖,春风吹拂下冰花绽放。 月色微澜沉浸于水中,一枝明艳横卧在江海之间。 含情的桃花默默无语,立在雪中如斯之久。 轻盈的步伐欲离去,却又好像凌波微步般回转。 纷繁的红花紫卉不要冒然出现,我打算用楚辞召唤它们归来。
去完善
释义
祥符寺: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一座寺庙; 大梅:指梅树的一种类型,这里指代整个梅树林; 石梁茆屋:一种古朴的建筑风格,以石头为梁,茅草覆盖屋顶; 雨苍苔:指梅树林周围长满了湿润的青苔; 春风一笑:形容春天的气息让梅树焕发生机; 冰容:指梅花晶莹剔透的形态; 微澜浸月:描述湖面轻微波动的景象,月光洒在水面上; 卧疏影:指梅树枝条倒映在湖面上的稀疏影子; 一枝的皪:比喻一枝梅花的艳丽; 横江海:表示梅树枝条延伸到江面和大海; 含情不语:用拟人手法描绘梅花的神情,寓意梅花高贵典雅; 立雪久:借“立雪”一词展现梅花的坚强精神; 飞步欲去凌波回:描述梅树随风摆动、婆娑多姿的形象; 纷纷红紫:指春天百花齐放的热闹景象; 浪出:意为轻易地出现; 楚些:源于古代楚国的一种歌谣形式,这里指呼唤梅花归来的诗意表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祥符寺大梅树的美丽景象。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和举止。诗人首先用“石梁茆屋雨苍苔”营造了一种静谧、安详的氛围,为后面梅花的登场做了铺垫。接着,用“春风一笑冰容开”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绽放的瞬间,仿佛是一位美丽的仙子在春风中含笑现身。接下来,诗人通过“微澜浸月卧疏影”展现了月光下梅花的倩影,以及“一枝的皪横江海”展示了梅花凌霜傲雪的姿态。“含情不语立雪久,飞步欲去凌波回”则描绘了梅花含情脉脉、轻盈飘逸的形象,进一步表达了梅花的美丽与高雅。最后,诗人以“纷纷红紫莫浪出,我欲楚些招归来”结尾,流露出对梅花的无比喜爱和珍视,也暗示了自己想要效仿楚国的梅花祭祀,表达对梅花的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祥符寺大梅一树临水初开》是南宋诗人孙觌创作的一首咏梅诗。此诗描述了梅花的美丽形象和坚韧品质,以及诗人在欣赏梅花时所产生的感慨和联想。 据史书记载,这首诗应作于宋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春,此时的孙觌因“癸未轮对”事被贬为庶人,流放岭外。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人生的低谷,深刻体会到了世事的无常和人性的复杂。 在宋代,社会矛盾突出,政治斗争激烈。而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坚贞不屈的象征,因此诗人借咏梅表达了自己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以梅自喻,既是对自己品格的肯定,也是对人生信念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