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有所思

标题包含
有所思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须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交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婉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宋之问(约656年—712年),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 宋之问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宋令文是初唐时期的一位文人雅士,擅长文学、书法和音乐。宋之问...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只需看看自古以来那些曾是歌舞升平的地方,如今只剩下黄昏时分鸟雀飞翔的身影。
去完善
释义
婉转蛾眉:形容女子眉毛弯曲细长,也借指美女。鹤发:白发。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诗以洛阳城东桃李花的开落为主线,穿插古今对比,表达了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主题。上片从自然景象入手,描述了花朵的飘零引发少女的哀愁,并由此联想到人生的变幻莫测;下片则进一步扩展视野,通过对历史兴衰的反思,强调了世事无常的道理。最后归结到个人命运,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初唐时期,正值大唐盛世前夕。宋之问作为武则天时期的宫廷诗人,目睹了无数权贵显要的兴衰荣辱。诗人在洛阳城东漫步时,看到桃李飘零的暮春景象,联想到人生无常、青春易逝。诗中既包含对红颜易老的感慨,也暗含对当时上层社会繁华虚妄的深刻反思。此时的宋之问已过不惑之年,经历了官场沉浮,对人生有了更深的体悟,遂写下这首充满哲理意味的咏叹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