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沈叔权书怀
忽思身世怆然惊,漫学雕龙艺未成。
尸素空糜太仓粟,辛勤有愧老农耕。
只须鬓上看勋业,休向人前道姓名。
岁晚相从白岩下,一樽芳酒话深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突然间想起自己的身世令人伤感,学习知识技艺尚未有成。
白白地浪费国家的粮食,勤劳耕作的农民都比我更加值得尊敬。
只需在鬓发苍苍时审视自己的成就,而不是在人前炫耀自己的名字。
寒冷的年末,一起在白岩山下共享美酒,畅谈深厚情谊。
去完善
释义
1. 忽思身世怆然惊:忽,突然;思,思考;怆然,非常悲伤的样子;身世,指个人经历。这句意思是突然反思自己的经历,感到非常悲伤。
2. 漫学雕龙艺未成:漫,随意、无目的地;雕龙,指文学创作;艺,技艺、才能。这句意思是随意学习写作但还未达到熟练的程度。
3. 尸素空糜太仓粟:尸素,指无所作为的人;空糜,白白浪费;太仓,古代中国官名,负责管理粮食。这句意思是无作为的人白白浪费了国家的粮食。
4. 辛勤有愧老农耕:辛勤,辛苦劳累;有愧,内心感到惭愧;老农耕,指勤劳的农民。这句意思是虽然自己辛苦劳作,但与农民的勤奋相比仍感惭愧。
5. 只须鬓上看勋业:只须,只要;鬓上,鬓角,比喻老年;勋业,功绩。这句意思是只要看头发上的霜白就知道一生的功绩。
6. 休向人前道姓名:休,不要;人前,在别人面前。这句意思是在别人面前不必夸耀自己的姓名和成就。
7. 岁晚相从白岩下:岁晚,指一年将尽的时候;相从,相互跟随;白岩,地名,此处泛指山水胜景之处。这句意思是年终时节一起游览美丽的山水景色。
8. 一樽芳酒话深情:一樽,一杯;芳酒,美酒;话,谈论;深情,深厚的感情。这句意思是共同举杯畅饮,倾诉彼此深厚的感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林季仲的一首抒发个人感慨的抒情诗。全诗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世的思考以及对事业、人生的态度。
首联“忽思身世怆然惊,漫学雕龙艺未成”,作者突然想到自己的身世,感到悲伤和惊讶。这里“雕龙”一词源于古代的一种纹饰,此处指作者的文学修养。这两句表示,尽管作者在文学方面有所涉猎,但并未取得显著成就。
颔联“尸素空糜太仓粟,辛勤有愧老农耕”,尸素即虚占官职之意。这里作者自嘲自己虚占官职,却未能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只能白白消耗国家的粮食。同时,他意识到自己虽然辛劳付出,但在事业上仍不如勤劳的老农。
颈联“只须鬓上看勋业,休向人前道姓名”,作者认为评价一个人应当看他的功绩而非虚名,因此他不再过多地宣扬自己的名字,而是将精力投入到真正的事业中。
尾联“岁晚相从白岩下,一樽芳酒话深情”,到了晚年,作者期望与友人相聚于白岩之下,共享美酒,畅谈彼此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表达出作者对自身命运的深沉思考,同时也表现出他淡泊名利、专注事业的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沈叔权书怀》这首诗创作于宋朝末年,具体时间为公元1276年。此时正值元朝的崛起和宋朝的衰落时期。诗人林季仲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他敏感地察觉到时代的变革,并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在创作这首诗篇时,林季仲正面临着人生的转折。他曾担任过官员,后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职回乡。回到家乡后,他开始关注民间疾苦,关心国家命运,以诗歌抒发对世事的感慨。他与友人沈叔权交往甚密,相互砥砺诗艺,共同探讨人生哲理。
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一方面,元朝的侵略使宋朝国土丧失严重,民不聊生;另一方面,朝政腐败,宦官弄权,社会矛盾激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投身于抗击外侮、振兴国家的事业中,林季仲便是其中的一位。他以诗歌为武器,揭示社会的黑暗面,唤起人们对正义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