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兄文夫宦游天台余将官于江左不胜感离之情用韦苏州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为韵作十诗以寄 其一
秋风一夕来,木落江水波。
相将鴈南翔,奈有孤飞何。
四海兄弟少,百年离别多。
傥坚归来心,富贵尔则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的风突然间到来,树木纷纷凋落,江水涌起波澜。大雁成群结队向南飞翔,无奈有一只孤雁不知该如何跟上。天下的人很少能成为兄弟,而一生的离别却数不胜数。如果坚定回归的心,那么荣华富贵又算得了什么?
去完善
释义
1. "天台":地名,指天台山,位于浙江省中东部。
2. "江左":地理方位名词,古代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称为"江左",此处指南方地区。
3. "感离":感受到离别之情。
4. "韦苏州":唐朝诗人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后人尊称他为"韦苏州"。
5. "那知":那堪知道,即难以预料或承受的意思。
6. "孤飞":孤单地飞行,这里比喻独自漂泊的孤独心情。
7. "傥":如果,表示假设。
8. "尔则那":是"尔则奈何"的省略形式,意为怎么办呢,表达无可奈何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王淹的这首《吾兄文夫宦游天台余将官于江左不胜感离之情用韦苏州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为韵作十诗以寄 其一》描绘了一幅秋天离别、鸿雁南飞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景色的描述,表达了与兄弟分离的伤感之情。同时,诗人也希望彼此能够坚定信念,无论富贵与否,都要珍惜兄弟情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吾兄文夫宦游天台余将官于江左不胜感离之情用韦苏州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为韵作十诗以寄 其一》是北宋诗人王淹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仁宗时期(1023-1063年)。
在这个时期,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但由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文人之间的朋党之争也愈演愈烈。王淹本人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他在年轻时曾入仕为官,但后因种种原因离职回乡。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社会的黑暗面,也对个人命运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淹写下了这首诗。诗句表达了作者在与哥哥分别后,对自己的宦途感到忧虑和迷茫的心情。通过描绘与哥哥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诗句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阶层的普遍心态,他们一方面追求功名,另一方面又渴望自由和亲情,这种矛盾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创作风格和人生选择。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