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兄文夫宦游天台余将官于江左不胜感离之情用韦苏州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为韵作十诗以寄 其八
膏以明自销,翟以文故翳。
两苏事业远,卒与忧患对。
夕阳西州道,江海怆余悔。
九折更徐驱,前有覆轨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用光滑的油膏会使其自然消失,用鸟羽装饰也会受到遮蔽。
两个苏轼各自的事业都远离故乡,最终只能面对困扰和担忧。
夕阳映照着西州的道路,江河湖海都让我感到悲哀和懊悔。
多走一些曲折的路,让前人的错误成为我们的借鉴。
去完善
释义
1. "膏以明自销":这里膏指油脂,明指光明。这句是比喻人的才华过于显露会招来嫉妒和诽谤,导致自身受到损伤。
2. "翟以文故翳":翟是雉鸟,这句是说雉鸟因为羽毛上有美丽的文采而被遮蔽住。暗含人太注重外在表现,反而埋没了内在的品质。
3. "两苏事业远":这是说苏轼、苏辙兄弟二人虽然成就显著,但最后仍然因遭受诽谤而陷入困境。
4. "卒与忧患对":这句话是说最终他们还是陷入了忧虑和灾难之中。
5. "夕阳西州道":这里的夕阳象征晚年的境遇,西州路是指通向贬谪之地荆州的道路。
6. "江海怆余悔":这里是作者对于自己过去的行为感到悔恨,感到悲伤。
7. "九折更徐驱":这句是说人生道路曲折漫长,需要慢慢走下去。
8. "前有覆轨在":这里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有先例可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王淹的作品,表达了他与兄长别离的感伤之情。开篇“膏以明自销,翟以文故翳”,通过比喻揭示了光明和文采可能引来困扰和烦恼。接着“两苏事业远,卒与忧患对”,以苏轼、苏辙兄弟为例,寓意他们的才华卓越却终因遭遇忧患而令人惋惜。“夕阳西州道,江海怆余悔”描绘了作者与兄长在离别时的悲伤情绪。最后两句“九折更徐驱,前有覆轨在”,表达了作者对未来道路虽然曲折,但仍需稳步前行的决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吾兄文夫宦游天台余将官于江左不胜感离之情用韦苏州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为韵作十诗以寄 其八》是宋代诗人王淹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朝时期,具体时间未明确。
在这一时期,王淹生活在一个文人墨客汇集、诗歌艺术繁荣的时代。他的哥哥文夫在朝廷为官,因职位调动而宦游至天台山一带;而王淹则准备前往江左地区担任军官。面对人生别离,王淹深感感慨。
宋朝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对繁荣的时期,特别是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文人士大夫在此地聚集。这个时期的诗人往往通过诗歌来表达对亲友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王淹这首诗正是他在面临与兄长分离时的内心情感表达,通过诗歌传达出他对哥哥的关心和挂念。
去完善
相关诗词